突如其来,一场特大地震降临到中国四川汶川地区。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援助源源不断涌入灾区,一股抗灾的爱心暖流正在全球传递。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中国政府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快速反应和动员能力获得了世界舆论的赞许。《澳大利亚人报》的一篇文章曾对此给予了形象的概括:为了救助四川灾民,所有中国人都“敞开了心怀,打开了钱包,张开了血管”。而在救灾过程中,中国政府所体现的开放度也让国际社会印象深刻———
开通“信息直通车”。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有关地震的各种信息,对于灾难的程度、人员的伤亡甚至是救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通过媒体迅速地、毫无保留地予以发布。信息畅通不仅为救灾决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而且有力地阻断了流言和谣传,稳定了民心。
邀请中外记者团前往地震灾区采访。由数十家中外媒体组成的记者团已经抵达四川地震灾区采访。其中既有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等外国媒体记者,也有《香港经济日报》、澳门澳亚卫视、台湾中央社等港澳台媒体记者。
接受外国专业救援队进入灾区。对于国际社会的援助,在衷心感谢和欢迎之余,中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本着临近快捷的原则,允许外国政府派遣专业救援人员赴四川地区协助救援行动。目前,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的救援队已相继抵达四川灾区。作为受灾国,接受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行动,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在灾难面前,展现的是一个团结、自信、开放的中国。
国外媒体在评论中国政府此次的抗灾表现时,往往会将之与32年前发生在中国的唐山地震作比较。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纽约时报》就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中国政府吸取了唐山地震的教训,当时中国当权的‘四人帮’极力淡化灾情,拒绝了国际社会的援助,在落后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下,救灾举步维艰,收效甚微。”
中国国际形象的变化,首先要归功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各方面都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家实力的增强,不仅为应对灾难提供了物质和技术的保障,而且带来了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底气”。更为重要的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政府和人民已经树立了开放的心态,这使我们在面对灾难时更加务实,行动也更加高效。
当然,开放不是盲目地照单全收,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就拿接受外国救援来说,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救灾进展进行选择,要将这部分救援纳入抗震救灾的全局中加以考虑,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
在全球化时代,灾难不再是一家一国的事,而是大家共同面临的课题。集众人之力,将灾难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将受灾人员的痛苦减到最小,人性的光辉将在这一刻充分闪耀。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灾难,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灾难的态度。(王珍)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