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3日电 去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总理、人民党主席贝•布托遇刺身亡。巴政府立即把矛头指向“基地”组织,指控“基地”组织是幕后黑手。美国政府也表示,贝•布托遇刺有“基地”组织作案的痕迹。贝•布托之死使得“基地”组织在巴基斯坦的活动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半月谈》载文指出,“基地”组织的阴影笼罩着巴基斯坦,成为巴国内的主要乱源,并影响着地区安全。文章内容转载如下:
起源于巴基斯坦
上世纪70年代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巴基斯坦成了反苏前线。在美国情报部门的资助下,成千上万的伊斯兰圣战者通过不同渠道涌向巴阿边境地区,在那里接受训练后前往阿富汗与苏军作战。据报道,美国当时提供的数十亿美元资助足以武装30万人。
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个来自巴勒斯坦的博士阿扎姆。1982年,他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成立了一个后勤服务机构,专门向圣战者提供资助,本•拉丹当时担任他的副手。该组织得到美国中情局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鼓励和帮助。当然,本•拉丹打完苏联人后掉转枪口打美国人,恐怕是美方万万没有想到的。
1988年4月,阿扎姆在一本名为《圣战》的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使用“基地”一词来形容为穆斯林提供社会服务的组织,希望其发挥“唤醒穆斯林”的基地作用。据称阿扎姆并不想把“基地”与军事相提并论,但本•拉丹则执意要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上两人在圣战问题上的观点不一,彼此迅速走向分裂。1989年11月24日,阿扎姆遭炸弹袭击身亡,有人指本•拉丹是幕后元凶。
阿扎姆死后,本•拉丹开始执掌“基地”组织。经过10余年苦心经营,“基地”逐步发展为一个分支机构遍布全球的跨国恐怖组织。
加紧向巴基层渗透
2001年“9•11事件”之后,在美国高压下,巴总统穆沙拉夫最终与塔利班政权划清界限,加入美国的反恐阵营,从此也与“基地”组织结下仇怨,成为“基地”多次袭击的目标。
巴基斯坦加入美国反恐阵营后,抓获了包括“基地”第三号人物利比在内的约700人,极大地压缩了“基地”在巴境内的活动空间。但是,“基地”组织仍通过更为隐蔽的手段向巴渗透,部落地区、清真寺、宗教学校等既是他们的藏身之所,又是他们与巴政府争夺民心的战场。
2005年10月8日发生的大地震导致巴基斯坦7.8万人死亡,约8万人受伤,上百万人流离失所。这给“基地”组织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在官方无暇顾及的受灾地区,“基地”组织乘虚而入,通过发放救济物品收买人心。一些原来因散布极端和恐怖思潮被勒令限期登记或关闭的宗教学校得以继续存在,有的趁机私藏枪支,让与“基地”有关的人员混迹其中。位于首都伊斯兰堡的“红色清真寺”则是其中的典型。
成为巴国内主要乱源
巴政府反恐,“基地”煽动或直接制造反政府事件,成为近几年导致巴国内局势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2002年7月,巴安全部队开进与阿富汗接壤的部落地区追剿“基地”和塔利班残余分子,引起当地居民不满,双方冲突不断。为了安抚人心,2004年~2006年,巴政府与部落武装先后签订了3项和平协议。第一项协议签订刚满两个月,即由于美国用导弹击毙当地塔利班领导人瓦济尔而被立即废除,后两项协议则在去年7月的“红色清真寺”事件后被当地武装分子撕毁。
“红色清真寺”事件发生后,“基地”二号人物扎瓦希里就通过录像煽动巴基斯坦人加入“圣战”,对巴军方进行报复。此后,巴全国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发生。据巴军方统计,2007年全年发生恐怖袭击事件50多起,平均每周发生一起,整个巴基斯坦笼罩在恐怖之中。
与此同时,巴主权也正受到严重威胁。由于跨边境恐怖袭击不断增加,驻阿富汗美军飞机时常越境追剿目标,巴平民在美军袭击中伤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最近,有美国媒体报道称,布什总统的高级顾问班子正在研究,是否授权中央情报局和军方对在巴部落地区活动的“基地”武装实施更加秘密的军事打击。这一报道立即遭到巴方的驳斥,穆沙拉夫表示,巴基斯坦不会允许美军进入部落地区,因为这将侵犯巴的主权。
这一情况表明,笼罩在巴基斯坦身上的“基地”阴影,不仅将影响到巴国内局势的发展,还将深刻影响巴与主要盟友美国的关系,以及整个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