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低调的世界银行最近陡然跃上报纸头条,不过“风光一时”的原因却不是世行的扶贫成就,而是前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现任世行行长保罗•沃尔福维茨(Paul Wolfowitz)的“桃色”新闻:沃尔福维兹曾经将其女友--原世行雇员夏哈•里兹(Shaha Riza)--介绍到美国国务院任职,并替她协调到一份优厚的薪资。消息曝光后,批评声浪逐渐从世行内外冲高,即便有布什总统出面为他撑腰,各界要求沃尔福维茨辞职下台的声音却有增无减。
深陷“桃色风暴”的沃尔福维茨除了公开为其不当的行为致歉外,并誓言将改变作风,继续肩负世行的重要使命,显然期盼外界能给他第二次机会。但是在前任和现任世行雇员的一片“倒沃”浪潮下,外界也开始检视世行这个年过一个甲子的国际机构是不是也面临全面性的组织信用危机。
“这件事对世行来说不仅是领导人危机,也是管理的危机。”位于华盛顿的独立研究机构全球发展中心(Centre for Global Development)副总裁丹尼斯•迪崔(Dennis de Tray)如此评论道,“我们只能希望最近的这些危机使得这个组织结构的脆弱性浮上台面。”
现年63岁的沃尔福维茨于2001年与结婚30余年的元配离婚,在世行供职的利比亚籍女友里兹在他出任国防部副部长时就已与他开始交往。2005年6月沃尔福维茨转任世行行长一职时,里兹是世行中东和北非部门下的对外联络职员,年薪133,000美元。2005年9月,有鉴于世行规定上司不能同下属发展罗曼史,沃尔福维茨把里兹以世行人员的身份“借给”国务院,里兹年薪自此大幅度跃升至193,590美元,考虑到这个数字还是免税薪资(世行人员不用缴纳美国税款),相当于美国税前年薪40万美金的高薪,赚得可说是比国务卿赖斯还多了7千美元。
这个消息在4月被媒体曝光后,在华盛顿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更让丑闻雪上加霜的是4月中旬,美国媒体进一步披露早在沃尔福维茨任国防部二把手时,就已经在事业上帮助里兹“更上一层楼”。五角大楼的重要合同商科学应用国际公司(SAIC)指称,国防部曾在2003年与SAIC签下一个研究伊拉克战后治理的项目合约,并指明要里兹出任项目顾问。这个为期一个月的项目让里兹跑了一趟伊拉克,在当时这么做是违反世行规定的。以里兹的专业背景为何得到这样的“重用”,再度成为人们质疑的焦点。
沃尔福维茨的丑闻越演越烈,连他在世行的一名高级助手、由沃尔福维茨亲点出任世行总经理的葛莱姆•威勒(Graeme Wheeler)都表示,为了世行的利益,沃尔福维茨应该辞职了事。由约1万名员工中的7千人组成的世行雇员联合会(staff Association)也已经公开站出来要求沃尔福维茨鞠躬下台。联合会主席埃莉森•凯福(Alison Cave)直率地批评道,“沃尔福维茨至今的行为并没有反映出对良好管理的尊重。”
沃尔福维茨就任世行行长近两年来,已经有过不少任人唯亲的举措。观察家甚至直言,沃尔福维茨至少指派了3名对布什政府和伊拉克政策表示支持的保守派人士出任世行的高级官员。2007年3月中,世行公布由约旦前副总理马尔旺•马沙尔(Marwan Muasher)出任世行负责对外关系的高级副行长。马沙尔在2002年伊战战鼓在华盛顿敲得震耳欲聋之际担任约旦驻华盛顿大使,据称他曾在幕后推动,确保安曼成为在美军入侵伊拉克时的合作角色。另一个相似的案例是,西班牙前外交部长安娜•帕莱西奥(Ana Palacio)被沃尔福维茨于2006年6月安插进世行,出任世行高级副行长兼法律总监。帕莱西奥在担任西班牙外长时就是伊战的重要支持者,当时西班牙在总理何塞•玛丽亚•阿斯纳尔(Jose Maria Aznar)的带领下,派出1,500名士兵参与美国领导的攻伊联军。
如果说沃尔福维茨这些技术性的失误招来了世行内部对其个人的鄙视,那么沃尔福维茨的“反腐重于发展”的主张或许才是真正让世行内部的人心走向逐渐分明的原因。沃尔福维茨上任后便延续表现布什政府对国际组织的不信任态度,主张严打世行的贪腐弊病,并对部分借贷国家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此举虽然引来不少国际学者的好评,但是在世行内部却颇不得人心。沃尔福维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打贪腐,零容忍”(0% tolerance for corruption)的口号,在他本人深陷丑闻之时,听在众人耳中更显刺耳。
沃尔福维茨现在不仅面对内部高涨的要求其下台的声浪,受到的外部压力也在累积当中。华盛顿的民间监督政府组织政府责任计划(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Project)的国际部主任比•爱德华兹(Bea Edwards)就直言:“沃尔福维茨已经向外界展现他是一个差劲的领导人(poor leader),别的不说,他也有误判(misjudge)的问题。”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来自42位前世行高级官员致沃尔福维茨的一封公开信。他们于4月23日致函英国《金融时报》,声称:“沃尔福维茨只有一条途径能延续世行的使命,那就是辞职下台。”
与此同时,德国发展部长、兼世行的德国代表海德马里•维乔雷克—措伊尔(Heidemarie Wieczorek-Zeul)公开声称,沃尔福维茨应该帮世行个忙,“越快下台越好”,成为欧盟中最鲜明地表态支持要求沃尔福维茨离职的行动的政府高层人士。整体来看,欧洲国家对世行着力甚多,并贡献世行每年230亿美元贷款额中的四成,他们相信沃尔福维茨的丑闻已经危害到了世行的声誉,关键在于他们是不是该在此时“断臂求生”。一方面,欧洲逼沃尔福维茨离开就等于开罪“老大哥”美国,但另一方面,这样做或许能及时化解世行的信用危机。
世行行长的选任机制也随着有关沃尔福维茨的争议浮上台面。60多年来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由身为世行最大贡献国的美国派任世行行长,欧洲国家则有任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的权力。这个让美国和其欧洲友邦相安无事多年的安排却因为布什任命沃尔福维茨执掌世行而成为争议焦点。尽管欧洲国家都对沃尔福维茨的行事风格有所不满,却颇多隐忍,直到这次“提拔女友”事件才爆发开来。
曾在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职的迪崔坦率地对世行行长的任命机制做出这样的评论:“如果国际社会希望看到世行走向现代化、迈进21世纪,它就必须有个21世纪的行长选择过程。”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戴维叙•卡普尔(Devesh Kapur)曾与人合著一本记录世行历史的书。他不忘警告道,一旦沃尔福维茨被迫辞职,欧洲国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裁任命权恐怕也保不住。
“美国人会说,好吧,没有人有垄断权(monopoly)。我既然没有世行行长的任命权,你也别想有IMF总裁的任命权,”卡普尔评论道。
世行董事会将在一周内对沃尔福维茨的去留做出最后裁决。眼看职位不保,沃尔福维茨在世行董事尚未对他做出最后裁决时,抢先雇了一名律师以确保自身权益受到维护。巧合的是,沃尔福维茨聘用的这名律师曾为前总统克林顿处理过有关性骚扰指控的法律纠纷。沃尔福维茨是不是能像克林顿当初一样全身而退,尚待下周分晓。
(徐琳 / 《华盛顿观察》周刊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