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5日电 美国《华尔街日报》14日发表专栏文章,评析少林寺为何谢绝出征奥运。文章同时认为,习武的目的在中国仍然引起广泛的讨论。美国媒体评论中国功夫的报道非常少见,现将原文摘要如下:
话说中国少林武术中有种名为“方便铲”的传统兵器,此物一般重达10公斤,而武术大师释德朝将之挥舞起来如同乐队指挥棒一般轻巧。他的“铁线拳”快如闪电,出拳时风声作响,武打片中的配音特效也不过如此。从他施展套路时发出的哼哈声中也能感受到其十足的内力。
但在有着1500年历史的嵩山少林寺,释德朝及其他大部分武僧都谢绝参加明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举办的堪称当今规模最大的武术竞技大赛。
释德朝今年39岁,外号“大胡子”。身着藏红色袈裟的他坚持认为,真正的武僧不会与人争斗,而是通过打坐和修炼武术来悟禅。释德朝说,“我的每一拳都蕴含着对佛的热忱”。
明年奥运会期间举办的这场竞技将独立颁发奖牌。而少林寺拒绝参赛一事在中国激起一片哗然。人们又一次讨论起电影中再熟悉不过的矛盾冲突:武术究竟是自我修炼,还是格斗技巧,抑或皆而有之?
虽然佛教禅宗与武术貌似格格不入,但两者的结合实际上却由来已久。传说禅宗祖师菩提达摩(Bodhidharma)因为担心弟子座禅时间过长会有损身体健康,因此向少林寺弟子们传授了18种武艺,其中多种是从动物的动作中得到启发,并由此诞生了少林武学经典《易筋经》。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称,武术是动中悟禅。他的会客室正设在一座苦思冥想造型的佛像旁边。释永信出身于一个虔诚的佛教家庭,他于1981年在少林寺出家后学会了将武术与坐禅合二为一。在过去数百年中,这些与世无争的佛门弟子也曾有过以武力来保护少林寺及其盟友的先例。但动武并非他们的初衷。按照佛门戒律,只有在生命危在旦夕又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能出手。
而如今,因为奥运会期间的这场比赛,僧人“修禅与练武”之间的矛盾又被搬上了21世纪的舞台。
中国将武术比赛分成两大类,并分别制定了规则。第一类称为“套路”,其形式类似于自由体操,根据力量、协调性、节奏、风格及配乐等标准对参赛者所演示的“神龙摆尾”、“旋风腿”等武术动作进行评分。而另一类则称为“散手”,参赛选手要在穿戴上护具后进行格斗。
在国际武术联合会(International Wushu Federation)上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65公斤级散打选手张勇在全场的“中国加油”声中以一套暴风骤雨般的拳脚组合连击将俄罗斯对手打翻在地,摘取了这个项目的金牌。
今年24岁的张勇表示,他在训练中有时候也会受伤。虽然武术始于格斗,但却终于精神修炼。这种精神并非某种宗教上的领悟,而是对祖国的热爱。
而在释德朝看来,这种精神名为“气”,按照少林佛学的理解,气体现在呼吸上,而不是力量。释德朝称,即使在与友人安静地品茶时,仍然可以修炼内力。
21岁的中国武术套路比赛冠军马灵娟称,我们都是顶尖的参赛选手,而少林寺的和尚只是将武术作为业余修炼。马灵娟从10岁开始就苦练枪术。
少林主持释永信称,少林僧众是心怀对禅理的领悟和对少林的热爱而习武。而另一方面,运动员则是为了取得荣誉而练武。两者在修炼持久性和修炼境界上的高下显而易见。
七、八十年代功夫片在电影和电视上的流行,让中国佛门的传奇故事得以按照现代的演绎方式展现在国内外观众面前,1982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在中国和全世界,有超过6000万人在练习武术。而习武的目的仍然是个敏感的讨论话题。
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康戈武表示,少林寺不过是座寺庙。武术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少林寺建成之前中国人就已开始习武。在中国人看来,武术是一项运动,而不是宗教修炼。
对少林寺而言,维持其武术之都的形像既有助于扩大自身影响,又可以解决寺庙所需的费用问题。例如被媒体称为“方丈CEO”的释永信就自己搞起了观光节目:这台1小时的节目以电影《卧虎藏龙》音乐人谭盾的乐曲为配乐,还有上百名学生进行武术表演,每张票要卖32美元。
释永信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不时查看自己的手机。他说,旅游活动给少林寺带来的收入其实并没有想的那么多,少林寺所做的是传播禅的理念以及博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