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我从来不和父亲谈论怎么玩音乐,父亲也从来不和我谈怎么玩投资”
和美国著名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具有“点石成金”的天赋一样,他的小儿子彼得·巴菲特在音乐领域早已是自学成才的音乐家、作曲家和制作人。沃伦·巴菲特出现在媒体上的表情多数都很凝重,似乎总在为下一笔投资打着算盘,但当《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与彼得面对面时,印象最深的却是他那时不时上扬的嘴角。他向后梳着的中长发极具亲和力,毫无商人气质。虽然这位“小巴菲特”年近50岁,但从他的眼神中仍能感到孩子般的诙谐和清澈。
2月27日至29日,彼得携夫人詹尼弗随威斯康星州代表团一同来到北京,进行首次中国之旅。无奈于父亲的声名,彼得一再强调,自己最感兴趣的不是基金,而是艺术。
寻找中国灵感
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彼得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1979年,年满20岁的小巴菲特来到旧金山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事业。带着对音乐的长久钟爱,彼得的中国之旅围绕其创作于1999年的音乐剧《魂——第七把火》演出事宜展开。该剧讲述一个印第安人穿梭时空,探寻祖先与种族根源的故事,展示的是美国原住民的音乐和文化。
彼得谈及自己的音乐剧时神采奕奕:“印第安文化让我回忆起很多已经被遗忘的古老时光,那些时光中,人们之间有种原始单纯的合作精神,而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慢慢缺失,越来越孤立。我们似乎在社会进步中忘记了自己是谁,这部剧唤起人们问自己:我们是谁?来自哪里?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彼得承认,把音乐剧带到中国,需要跨越文化差异。“但在中国,毕竟有一些百老汇的歌剧已经上演,所以我相信只是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想办法克服。”彼得的眼神中流露的是勇敢。
“此次访华令我很吃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原来没有我想像中那么明显。”彼得一再向记者说。
参观过北京798艺术区之后,彼得说:“我能够很明确地知道这些艺术家想要表达什么,真正领悟到‘艺术和文化是世界上通用的语言’。中国正处于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转型的历史阶段,能够提供给艺术家这样的场所是政府的明智之举。”
谈到自己的艺术之路,彼得总有表达不完的激情:“这次来中国,我也是来寻找在中国的灵感。”
不和老爸谈投资
作为著名投资家的后代,彼得却没有像父亲那样从事金融工作。即便如此,彼得的理财观、他手下掌管的12亿美元基金,以及他对盖茨-梅琳达基金会慈善捐赠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仍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彼得并没有很避讳,莞尔一笑:“我并不觉得人们关注我的这些问题很冒昧。人之常情,我非常理解,因为父亲是个很成功的投资家。至于基金会,我和夫人一同掌管,她也是这个基金会的总裁。”
此时,彼得向记者示意坐在身旁的詹尼弗,身着黑色职业装的詹尼弗似乎领悟到丈夫的意思,接过话题微笑着说:“关于基金会的投资意向,我们一再思考该如何投资,至今我们一直还处于学习过程中。”
詹尼弗告诉记者,他们这次来中国抱着“多听、多看、多学习”的态度:“我们现在有足够的金钱,就像足够肥沃的土壤需要去培养合适的花朵,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彼得频频点头,并补充说:“我从来不和父亲谈论怎么玩音乐,我父亲也从来不和我谈怎么玩投资,投资方面他比我强太多了。”
“很遗憾,我父亲在投资方面完全没有给我们施加任何影响。”彼得半开玩笑地说:“我父亲的一个信条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通过个人努力的成功。我庆幸父亲对我的生活没有过多干预,我完全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因此我发挥自己的优势,走了与父亲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给中国留学生“送礼”
虽然不谈投资,但是“小巴菲特”此次为中国赴美留学生还是带来一份特殊礼物:他们在美国留学时,将有机会与跨国公司的商业精英“零距离接触”。
与彼得同行的美国代表团负责人士告诉记者,这些跨国公司的总裁、董事长等商业精英将安排中国留学生住在自己家中,提供交流、社会实践和工作机会,招生不限专业,涉及IT、金融等多领域。
对于人生规划,彼得感慨良多:“现在很多年轻人做出的选择多少都受外界影响,比如说外界建议或希望他们做什么,很多时候都不是基于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现在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不良物质消费观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很难沉静下来界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自己认为真正快乐的生活。” (宋媛)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