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西南旱灾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而此时的湄公河流域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情。由于湄公河处于中国澜沧江的下游,于是该流域一些国家的民众、媒体和学者,有意或无意把矛头指向中国,声称中国在上游已建或在建的11座水坝断流截水,才造成他们河水干涸。有些组织还计划向中国驻泰国使馆递交请愿信,要中国负责。但中国专家和该流域国家的官方机构都表示,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是泰国北部和老挝干旱所致,跟中国建水坝毫无关系。
湄公河水位降至最低
据路透社报道,湄公河下游4国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最近一个时期出现严重旱情,导致湄公河水位下降到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地区的水位仅33厘米。分析指出,受干旱影响,泰国的大米生产预计将受到严重冲击,而且湄公河的低水位还将严重影响旅游、航运和渔业等领域。外电引述湄公河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披露,此次湄公河大旱最主要的原因是2009年潮湿季节提前结束以及雨季降雨量太小,跟中国在上游建水坝没有关系。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政务参赞陈德海日前也出面澄清说,湄公河流域干旱并非主要由中方人为活动所致,而是去年年底以来,整个流域遭遇大旱,中国西南地区河流水位也处于50年来最低,同样也是旱灾受害者。
针对目前的情况,湄公河委员会4个成员国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的领导人,定于下月初在泰国开会商讨对策。中国方面已答应派代表与会,并将提供云南景洪和漫湾两座电站在这次旱灾中的相关水文资料。
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首席执行官杰里-伯德3月25日发表声明说:“根据目前的水量记录,没有证据表明上游的这些水坝导致了河流水量减少。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水坝,湄公河很可能在今年1月就会出现缺水问题。”他补充说,下月初召开的会议将有助于厘清模糊资讯,使流域国家建立互信。
少数媒体无端指责中国
实际上,将中国扯进这次湄公河旱灾的报道早已见诸报端。泰国的一些环境组织3月初就声称,中国在澜沧江流域建造的一系列大坝加剧了目前的干旱危机。而泰国《曼谷邮报》上个月发表的题为“中国大坝扼杀湄公河”的社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泰国民众,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不满。
除此之外,美联社去年5月发自曼谷的一则报道也对中国建水坝进行了无端指责。报道片面引述联合国环境署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大肆修建水坝”对湄公河流域的未来构成了严重威胁,使“河水流量发生变化,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对此,中国专家当时就批驳指出,中国境内的澜沧江全部水量仅占湄公河的13.5%,因此,美联社报道中所谓“中国修建水坝对湄公河流域构成严重威胁”的说法,显然是一种违反逻辑的表述。
有专家分析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湄公河与全世界的很多河流一样,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威胁。造成这种威胁的原因当中,虽然也包括不适当的水坝建设,但更需要强调的是,科学、合理的水坝建设,才是彻底解决湄公河水资源矛盾的关键。上世纪早期,美国西部的胡佛水坝就彻底解决了当地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
中国邀各国参观水坝
针对泰国少数媒体把湄公河下游水位下降归咎于中国境内上游水坝这一说法,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本月中旬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中国在湄公河上游(澜沧江)的水电开发充分照顾到了下游国家的关切。政务参赞陈德海指出:“目前澜沧江梯级电站已建成漫湾、大潮山和景洪3个水库,面积很小,蒸发水量可忽略不计。而且中国在澜沧江流域无跨流域调水计划,沿江工农业用水量很少。
为了解除湄公河流域国家对中国水坝的疑虑和误解,中国已邀请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参观景洪大坝。泰国媒体援引泰国水利局负责人格森桑·钦纳瓦索的话说,“这是湄公河下游区域国家和中国对河流实行更为有效的双边合作管理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新闻背景:湄公河流域每年都会旱
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全长约4880公里,澜沧江段约占整个干流全长的44%。
湄公河流域位于亚洲热带季风区的中心,每年5月至10月受来自海上的西南季风影响,潮湿多雨,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受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影响,干燥少雨,为旱季。
由于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和历时不同的干旱。专家研究指出,今年湄公河流域的干旱主要与2009年潮湿季节提前结束以及雨季降雨量太小有关。(孙远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