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望两岸军事互信进程 介入不符合各方利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美国观望两岸军事互信进程 介入不符合各方利益
2009年09月21日 09:22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美国一些学者曾积极推动两岸军事互信,而目前看来,美国官方还是持观望态度

  台湾八八水灾引发的政治喧嚣已渐尘埃落定,但对于两岸关系,除却大陆热情施援、陈菊背信邀达赖外,两岸军事互信问题更为外界所关注,何时大陆救援直升机和救援人员可以进入台湾?

  上月底,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学者葛来仪在台湾高调表示愿意协助两岸签订军事互信机制(CBM)。不过事隔一月后,葛来仪向《国际先驱导报》坦言:自己想法被台媒过度解读,已不愿再谈CBM。而另一位与葛来仪同行台湾的美国学者容安澜进一步表示,无论学者层面做何表态,相信美国政府目前尚无意于介入两岸军事互信协商过程。

  美学者曾积极推动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葛来仪、容安澜,8月底与美国国防部负责亚太安全事务的前助理国防部长盛恩等人士访问台湾。他们密集拜会“国安会秘书长”苏起、“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和“国防部副部长”张良任等官员,引起台媒的竞相追访。

  此间葛来仪对媒体有问必答,她建议两岸先建立CBM,再签和平协议,“有些人定义CBM非常狭隘,只有军方对军方,但我的定义比较宽:任何措施,有助于增加彼此的互信都是”,俨然要为两岸建立军事互信“出谋划策”。台湾《联合报》更将这位美国“智库”专家的言论视为美国政府的态度,还有舆论一度认为:这是美国改变对两岸互信“不介入”政策的信号。

  事后葛来仪反驳道,台湾媒体过度解读了自己观点,给她制造了困扰。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教授牛新春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对葛来仪的表态表示认可:“我个人觉得美国学者对两岸军事互信问题的关注并不能代表美国政府,葛来仪对此话题已有多年研究,她也不是第一次发表类似言论,不能过分‘想象’。”

  美国介入不符合三方利益

  “我不认为美国官方正在积极地介入两岸军事互信,我想两岸都不会欢迎美国插手。”牛新春对美国在两岸建立军事互信中可能起的作用持保留意见,他认为,大陆的态度十分明确,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反对美国介入。

  但牛新春强调,台湾方面的态度比大陆复杂,“两岸商谈中很显然大陆目前的实力占优势,台湾内部有人希望借美国的力量来平衡大陆。而他们也知道,一旦美国介入,大陆对台湾的信任度会下降,这又是不利于双方互信的事。”

  美国学者容安澜则直言,他知道大陆和台湾都不希望美国直接插手两岸军事互信建设,只是“两岸建立互信的各个步骤可能会触及美国的利益。因此,我认为美国会继续关注两岸之间关于互信建立的计划和实际进展情况,但在我看来美国将不会发挥调解作用,或者直接参与这样的跨海峡的讨论。”

  事实上,一年多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美国对两岸议题的评论正日渐减少,牛新春认为这是美国“不介入”态度的表现。“现在两岸关系改善,应该说美国介入的动力是减弱的。美国站在一边,对两岸有好处,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军事互信是个长期过程

  自去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发表讲话提出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以来,两岸军事互信问题已有诸多讨论,不过,进展缓慢。部分台湾学者一再强调:“两岸要协商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问题,大陆必须先撤掉所部署的对台导弹。”而大陆也一再声明,撤导弹是建立互信的结果,而非前提。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两岸在导弹问题上绕不出去,军事互信的商谈可能难以突破。

  对此,牛新春表示,两岸建立军事互信需要有成熟的条件,虽然目前两岸关系缓和,但很多重要的战略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两岸军事互信将是一个长期的议题,可以先会谈,先尝试,民间互信形式先行,但要到达军事互信的层面还为时过早。”(《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方辉)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