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阿美军最高司令就炸死平民事件正式道歉(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驻阿美军最高司令就炸死平民事件正式道歉(图)
2010年02月15日 12:44 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美军遭遇塔利班伏击。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以美国为主的北约与阿富汗盟军对阿南部城市马尔贾的清剿活动14日进入了第二天。在当天的围剿行动中,美军并没有遭到当地塔利班武装的多少有效抵抗。只有一些塔利班隐藏在房屋后面对运送兵员的直升机开火并对官兵打冷枪。

  为减少官兵伤亡,美军不断对一些可能隐藏着武装分子的房屋发动火箭攻击,结果两枚“跑偏”的火箭弹造成12名无辜平民丧生。外界因此担心,美国推动的争取阿富汗民众支持的“新政”可能因为接二连三的平民伤亡而付之东流。

  据悉,上述跑偏的火箭弹远离目标达300多米。此前,负责打先锋的美海军陆战队和阿富汗军警大量使用金属探测仪与军犬搜查隐藏在房屋中的炸弹。随军记者称,大约每隔10分钟,就会听到美军排除和主动引爆炸弹时发出的隆隆声音。

  事件发生后,驻阿富汗美军最高司令麦克斯蒂尔向阿总统正式道歉,并表示在调查结果出来前,将停止在马尔贾使用类似的火箭弹武器。卡尔扎伊发表的声明说,上述遇难平民中,有10名来自同一个家庭,他要求美军确保平民安全并查清是谁开的火。

  本次代号“共同行动”的军事清剿活动共调集了1.5万军人参加。其中,有7500名军人直接参与了马尔贾之战。所谓的“北约盟军”,其实只要有美军和英军组成。美军估计,当地只有约400-1000名武装分子,其中包括100多名外国“志愿军”。

  目前,美军已经控制了马尔贾的多数地区,并且继续向塔利班武装可能盘踞的其他地带进发。美军发言人宣称,多数情况下,塔利班采取“打了就走”的政策与美军“躲猫猫”。鉴于这种情况,完全控制当地局面可能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在清剿塔利班武装的活动中,美军查获了250公斤可用来制造炸药的化肥和装有炮弹、压力板和其他引爆设备的军火库。一些当地居民表示,塔利班武装分子将很多房屋都变成了“地雷屋”,里面到处都是陷阱和一触即发的炸弹。

  美联社记者发现,正在接受采访的美军指挥官险些遭塔利班冷枪袭击。这种局面说明,塔利班虽然没有组织起来像样的抵抗,但其化整为零,藏入民间的战术也让美军感到颇有些“投鼠忌器”,为减少平民伤亡,只能采取更加谨慎的战术。

  阿富汗军方14日透露,北约和阿富汗联军在过去两天行动中共打死27名塔利班武装人员,俘虏11人。与此同时,仅有2名北约士兵在行动中丧生。联军在军事行动中共排除总重量达2500千克的爆炸物。这些爆炸物主要埋设在集市和一些公路上。

  阿富汗政府希望,在本次“共同行动”结束后,能重新控制被称作塔利班财政来源的“农业和鸦片主产区”的马尔贾控制权,并恢复阿富汗中央政府的管治,消除塔利班生存的土壤,尤其要利用经济发展项目推动当地社会生活正常化。马尔贾是塔利班控制的南部最大城镇,此战及其善后工作,将成为检验美国对阿富汗新战略的“试金石”。美军方人士指出,取胜应不成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把马尔贾打造成新战略下“阿人治阿”的“样板”。

  美军就马尔贾战役有着更为广泛战略构想:以马尔贾为先导,美军试图接下来数月控制沿赫尔德曼河数百公里长的马蹄型城镇带。这一地带人口约占坎大哈省和赫尔德曼省人口总数的80%。这两个南部省份是塔利班最主要势力范围。

  塔利班方面一边扬言,要同美军“战斗到底”,另外却放风说,自己的主力根本不在马尔贾一代。事实也证明,美军并没有在这个鸦片主产区遭遇到太多像样的抵抗。由于美军此前不断放风要开展军事行动,众多塔利班武装分子可能早已逃之夭夭。

  过去8年多,美军和北约盟军频频对塔利班据点发起大大小小攻势,但塔利班多采取游击战术,一旦美军撤走,那些城镇重新落入塔利班之手。在马尔贾枪声停息后,事先筹备好的庞大行政管理队伍将在1900多名阿富汗警察护卫下进驻实行所谓的“新政”。

  由于塔利班在这些南部重镇经营多年,建立了很多“影子政权”与喀布尔当局管辖的地方政府争夺资源和民心,且屡屡占据上风。因此在马尔贾之战结束后,阿富汗政府和民众能否在保护国家安全的问题上“断奶”,才是美国对阿富汗新战略的成败关键所在。(高轶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