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5日电 由于美国多项经济数据不如预期,市场悲观情绪加剧,要求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奥巴马访俄时曾表示,第二轮财经刺激计划并无必要,但也不排除推出的可能;然而,7月11日奥巴马通过电台对美国民众发表演讲时,却明确否定了这种可能性。美国《侨报》14日发表署名文章,对奥巴马的做法进行了分析。文章摘录如下:
7月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了6月份全美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当月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46.7万个,远高于前一个月的32.2万人;失业率从5月份的9.4%升至9.5%,为26年来的最高点。如果加上900万“非自愿性”半失业劳工,6月份美国失业率将高达16.5%。此外,美国大企业联合会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终结了最近几个月以来的连续升势,掉头向下降至49.3。
这些关键数据的恶化程度大大超出了此前市场预期,犹如一盆凉水,浇熄了今年3月以来美国和全球对经济复苏萌芽的高涨热情。随着美元避险功能回归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关于“W”或“L”型走势的悲观看法渐渐重新占据上风。
更迫在眉睫的是,继加州7月1日宣布进入财政紧急状态后,目前至少还有18个州也正面临下一个财年无米下锅的窘境,其中一些州已处于破产边缘。但这还不算最糟的。由于无法说服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批准其发行政府担保债券,美国最大的商业贷款公司CIT集团随时可能走向破产保护。而一旦其倒下,将迅速波及近百万家美国中小型企业,破坏性不亚于去年7月的雷曼兄弟事件和9月的AIG事件,传说中的第二波金融海啸或许真要降临了。
在此情况下,奥巴马应对经济危机顾问小组成员劳拉•泰森公开提出,今年2月份出台的787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规模有限,效果不明显,应考虑起草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同时,股神沃伦•巴菲特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都呼吁奥巴马政府应考虑第二轮财政刺激方案;而在民主党党内,许多左翼人士也开始焦躁不安,不断向奥巴马施加压力。
奥巴马却否定了这种可能性。此外,近日副总统拜登和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也都先后附和了奥巴马的看法。而一些经济学家也反对急于出台第二轮刺激方案,或是担心将进一步强化通胀预期,或是不愿意看到大规模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形成挤出之势。
如何解读奥巴马团队内部的这种分歧,以及奥巴马表态的前后不一致?
首先,如果现在就谈第二轮刺激计划,无异于奥巴马承认第一轮财政刺激方案彻底失败。早在2月签订刺激方案时,奥巴马的经济顾问委员们都预计,会把失业率控制在8%以内。但实际情况却是美国新增了200万失业人群,目前失业率高达9.5%,而市场普遍预计2010年失业率将保持在10%以上。不过,奥巴马强调,仅凭过去四个多月时间就下断言过于草率,整个刺激计划作用完全显现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其次,奥巴马政府第一轮787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的资金发放速度过慢,目前仅支出11%,且主要是减税和转移支付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等政府投资项目进展缓慢。根据计划,这笔钱有可能要用到2010年底、甚至2011年以后。不过,由于7870亿美元的具体用途事先早已分配好,基础设施投资仅占18%。因此,这与泰森关于第二轮计划应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建议并不矛盾。一些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减税或转移支付对GDP的拉动不足1美元,并且其效果要在两年内才能完全显现。而政府投资的见效则要快上许多,1美元投入可以拉动1.57美元的GDP增长。
再次,奥巴马深知,眼下要想在国会中讨论并通过第二轮财政刺激计划,势必遭遇层层阻力。不仅共和党议员将站出来坚决反对,一些民主党内保守派也对此顾虑重重。更要命的是,目前美国舆论对此也普遍不买账。《华尔街日报》日前对51位经济学家进行了调查,除8人表示有必要推出更多刺激举措外,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尽管明年失业率可能创出新高,但当前并不需要新一轮的刺激计划。
最后,奥巴马政府再要透支或举债,国内外压力都很大。一方面,各国在继续购买美国国债问题上日趋谨慎,并督促美国采取负责任态度对美债价值做出担保;另一方面,很可能再次出现1994年美国内债市投资者由于不满政府扩张货币政策推高通胀罢买国债,迫使国债利率大幅上升。
当然,细读奥巴马最近几次发言,会发现他其实并未把话说死。美国白宫财政问题高级顾问戴维•阿克塞尔罗德在6月底的一段表态颇耐人回味。他表示如有必要,奥巴马可能会讨论第二轮刺激计划;但在此之前,应先观察一下此前举措的成效,“到秋天再看看情况如何”。
笔者认为,某种程度上这或许可代表奥巴马的真实想法。也就是说,今年四季度当失业率突破10%,加之国内民意对于进一步刺激经济的紧迫感凝聚共识后,奥巴马才有可能再次转变政策风向。(刘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