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有人跳楼,有人自杀,这么多人倾家当产,可至今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
“价值几百万的货物全没了。”小林(化名)是一名在俄罗斯打拼的中国商人,几年前跟随同乡来到俄罗斯淘金。但没想到的是,莫斯科成了他的恶梦。
6月18日,俄罗斯政府宣布将集中销毁价值高达20亿美元的中国“走私”商品,并要求莫斯科市尽快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这里是数万华商在俄罗斯安身立命的依靠。小林的“几百万货物”就在这批即将销毁的商品中,为挽救自己的这批货物,他上下奔走,但至今毫无结果。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甚至不敢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果俄罗斯方面知道我接受了媒体采访,我的货物更拿不回来了。”
而小林的背后,是数万名一夜间倾家荡产的华商。
有人跳楼,有人自杀
“何止是20亿美元!6000个集装箱啊!每个集装箱货物的价值都在50万到100万美元之间,这次华商的损失是空前的。”俄罗斯中国浙江同乡会会长倪吉祥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颇感无奈,“有人跳楼,有人自杀,这么多人倾家当产,可至今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
6月18日,俄罗斯总检察院表示,没收的这些华商商品属走私品,其中一些伪劣商品将集中销毁。这一消息令华商感到绝望。有多名华商很气愤地透露,俄方称这些没收的商品是走私的、劣质的,但没收后却以低价在市场上倒卖。
而在倪吉祥眼中,这么多年来,中国商人在俄罗斯一直都如此经营生意,以前尽管遇到过没收商品的情况,但毕竟只是小规模的。上世纪90年代初,倪吉祥就来到了俄罗斯,见证了切尔基佐沃市场由小变大的过程,“从1999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涌入这个市场,使得切尔基佐沃急速膨胀,市场里98%的商品都是中国货,很多越南人和俄罗斯人都来到这里为华商打工。”
3万华商沦为替罪羊
据说切尔基佐沃具有20多年的历史,由俄罗斯寡头伊斯梅洛夫创办,目前发展为欧洲最大的零售批发市场。伊斯梅洛夫通过“灰色清关”的方式,吸引大量中国商品进入俄罗斯,由此积累了大量财富。
在市场里经营的华商,除了交纳场地费,还要交各种手续费给伊斯梅洛夫,而伊斯梅洛夫自称会代华商向政府部门交税。“但谁也不清楚伊斯梅洛夫上交了多少税给俄罗斯政府,他可能早已作好了潜逃的准备。”在俄经营酒店的华商晋国田在电话里面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去年,伊斯梅洛夫被列为俄罗斯政府打击对象,俄检察部门指其组织销售中国走私商品,并扣留了市场上的那批华商的集装箱。倪吉祥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今年俄罗斯也陆续查封了切尔基佐沃市场一些华人的仓库,并没收不少商品。
在俄政府重拳下,伊斯梅洛夫早已逃之夭夭,而华商则成了替罪羊。据估计,切尔基佐沃有7万至8万名华商,而这次遭波及的华商在3万名左右。
问题还在于“灰色清关”
俄罗斯方面称查收的中国商品是走私货,是通过“灰色清关”的方式过来的。但据熟悉中俄贸易的人士透露,俄称华商货物为“走私货”有失公允,责任其实不在中国商人。
所谓的“灰色清关”并非走私方式。据这位人士介绍,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经济萧条,日用品严重匮乏,而中国轻工业产品在俄罗斯极具竞争优势,大大满足了俄罗斯普通老百姓对中低档商品的需求。于是,俄罗斯一些公司专门做起了“包机包税”“包车包税”的生意,也就是说,发货人在我国内发货、交钱,收货人在俄收货,其余中间环节,包括运输、通关、商检等统统由俄罗斯公司解决。俄海关委员会也批准一些“清关公司”专为这种贸易履行通关手续,收取税款。
但问题在于,有些“清关公司”为了偷税漏税,在货物通关后不给货主出具正式的海关报关单和税单,再加上俄政出多门,腐败现象丛生,这为俄警方随意查扣华商货物制造了借口。
对华商的遭遇,在海外打拼十余年的倪吉祥感觉无能为力。“俄一些部门的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他们自己搞‘清关公司’,但当货物到达俄罗斯后,就什么都不管了,不会办理任何手续。”
在俄华商何去何从
与打拼在俄罗斯的华商相比,一群在俄罗斯辛勤耕种的中国菜农,同样逃不出遭俄罗斯地方政府洗劫的命运。
6月20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以“洗劫中国人”为题报道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叶特库利区执法部门,动用推土机拆除了中国人在当地建造的“非法蔬菜大棚”。很多中国农民苦心经营的农场,在俄罗斯地方执法部门的推土机下因此被夷为平地,理由则是“证件不全”“不符合规定”等等。
但令这些遭受惨痛损失的中国农民不解的是,当初俄方并没说“非法”,等到他们投入大把打把的资金,苦心经营并有所起色后,俄当地政府却要以非法为由野蛮整治。
晋国田说,尽管华商给俄罗斯带来了大量的便宜商品,但俄媒体下的华商形象多为负面。这是在俄经营的华商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而对于深受打击的在俄华商和菜农,何去何从成了当下急需作出的选择。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