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相对贫困,人们缺乏就业培训机会,看不到生活前景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很多人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些无家可归,颠沛流离的“穷人们”的生活。或许在很多人的眼中,享有“欧洲经济发动机”美誉的德国是个名副其实的富人国度。
然而,德国联邦统计局和一慈善协会联合组织今年5月1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实际上,德国的财富天平存在很大的倾斜度。德国的贫富差距不仅存在于东西部之间,还存在于南北之间。因而人们将这份报告称为“贫困地图册”。
虽然没有极端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状,但是在德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奇装异服的流浪汉牵着狗沿街乞讨的景象还是屡见不鲜。
500米内见5个乞讨者
据德国联邦劳动局发布,今年5月份德国失业人数达345.8万人,同比增加17.5万人,失业率为8.2%。高失业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流浪乞讨者大量增加。留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在柏林最繁华的“裤裆大街”上,记者曾在不到500米的路段上遇见5个流浪乞讨者。
同样,在号称德国最富庶的城市慕尼黑,位于市中心最著名的玛丽亚广场上,流浪艺人也是街头一景,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吹拉弹唱,但喧闹的氛围却衬托着他们讨要钱财的卑微和无奈。据慕尼黑的救助机构人员告诉记者:德国的流浪者情况相当复杂,非法移民、无劳动技能、吸毒、赌徒、艾滋病患者、破产者、未婚妈妈和退伍的职业军人等,都可能成为无家可归者。
另外,让当地救助机构颇感尴尬的一个现象是,有一部分的退伍军人因为长期过集体生活而丧失独立操持生活的能力,尤其是对个人财务管理不善,往往会因为财务危机被房东赶走,在街头漂泊流浪。
采访时和流浪汉相遇
为此,德国有专门的政府机构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民间也有大量热衷于救助工作的团体。
“流浪者之家”主要为流浪者提供饮食救助。德国较大城市的火车站均有这类全天候的救助机构。因为救助机构设在火车站,除了流浪者,其他有特别需要的中转候车者也可以将其当作歇脚地,享受免费饮食,还可以免费阅览图书、杂志、看电视和上网。
记者曾经采访过法兰克福的一个“流浪者之家”。据负责人介绍,当地的机构通常情况下每天能接待100-150人,其中有50名流浪者。记者采访时,隔壁一间并不宽敞的房间里就有3个正在边吃面包边阅览报纸的流浪汉,一个头发蓬乱的男青年吃完一份快餐后,披上破旧的毛毯拉门而去,就像走出自己的家门一样。
“Weser5留宿中心”则是专门为流浪者提供住宿的机构,不提供饮食。该中心设有60张床位,每个房间放置4-6张。另设有棋牌室、阅览室、电视室,并配有台球桌等娱乐设施,还有自助厨房,中心内很温馨,像家一样。
法律系毕业的皮特·汉钦亚内特在此当了7年志愿者。他告诉记者,由于社会竞争激烈,来这儿居住的或是失业者,或是因工作压力大,在外酗酒不愿回家的人,也有吸毒者。留宿中心为他们提供24小时住宿服务。交谈中,皮特·汉钦亚内特向记者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情况,这个中心允许流浪汉带“女朋友”留宿。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留宿中心”发现流浪者如果过于依赖社会救助,天长日久则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留宿中心”配备自助厨房,鼓励流浪者动手开火做饭,操持家务,保持与正常生活最近的状态。
贫富差距还在拉大
在德国,每年都会发布贫富报告,贫穷问题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每8个德国人中就有一个被视为穷人,另有13%的德国居民因接受失业金、住房或子女补贴等社会福利金勉强维持生活。与此同时,一小部分高收入阶层的月收入却还在持续提高。
曾有德国的政治界人士称:“我们必须承认,在德国,贫困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是一种相对的贫困,……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贫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种贫困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物质贫困,其二是一种僵化的贫困,比如无法享受足够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看不到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景,尤其是缺乏就业和培训机会等等。”
德国政府把月收入低于中位水平60%的人定义为贫困者。所谓月收入中位水平,是指可把总人口按收入水平高低分成两个人数相等群体的月收入值。现阶段,德国单身者月收入中位水平约为1066美元,子女未成年的3口之家月收入中位水平约为2240美元。更重要的是,儿童是最受贫困冲击的群体之一。《时代》周刊估计,300多万名德国儿童正生活在贫困中,仅在柏林,多达36%的儿童为贫困人口。 (黄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