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至本刊12月18日下午截稿时,哥本哈根会议就资金、技术等诸多核心问题进行的谈判尚未突破僵局,甚至徘徊在破裂边缘,失望情绪弥漫。中国总理温家宝毅然赴会,与各国领导人展开密集磋商,交换意见与看法,以期迅速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有效推进谈判,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严肃态度与坚定意愿。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最后关头,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集团等围绕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设定、减排责任划分、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等核心议题的激烈较量与角逐仍未停息。为了切实推进国际气候合作进程,促使哥本哈根会议取得公平、合理、平衡与可实现的成果,中国在会前与会中均作出不懈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坚定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和“巴厘岛路线图”既定原则的尊严。一段时期以来,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企图抛弃《京都议定书》等文件精神,刻意模糊甚至回避“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做法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再次得到充分展演。会议尚未开始,即有所谓“丹麦草案”要点见诸报端以为试探。该草案由美、英等发达国家私下拟就,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等而视之,罔顾发展中国家脆弱的经济实力和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能力,强行赋予其约束性减排责任。而对《京都议定书》等文件规定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援助等法律义务轻描淡写、一语带过。该草案虽然遭到普遍抨击,但在经过某些发达国家的一番涂抹之后竟然试图越过《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直接进入高级别会议议程。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此类严重违背“京都原则”的“开倒车”行为明确表示反对,强调“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等既定原则是国际气候谈判及哥本哈根会议的讨论基础,促使谈判最终在确认“京都原则”的“双轨机制”下继续进行。
其次,求同存异,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主张自身权益。发展中国家数量众多,各国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对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各自的减缓与适应能力亦千差万别。其利益诉求势必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某些发达国家正是试图以此为突破口,分化甚至瓦解发展中国家集团,削弱其谈判力量。然而,在推动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气候变化机制方面,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这一机制必须尊重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权利,必须有助于增强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中国坚定地站在发展中国家阵营,延续既往谈判中的“77国集团加中国”模式,积极运用自身的影响力,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合法权益。会前,中国与印度、巴西、南非及77国集团代表等就原则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形成统一战线,制订了体现发展中国家基本立场和意愿的“中印草案”。会议期间,中国在资金援助问题上又向前迈进一步。针对有关国家的恶意揣测与指责,中国不仅明确支持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和小岛国家等优先使用气候变化资金,更进而表示,将继续通过特定合作机制对上述国家与地区给予资金支持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的气度在发展中国家集团内部起到消除误解,弥合分歧,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同时,积极采取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自主减排行动,体现出负责任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决心与诚意。早在2007年,国务院即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规定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为此,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据估算,实现该目标将减少1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更大幅提高减排力度,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是中国首次在国际场合提出量化减排目标,既是中国对《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等文件精神的自觉尊重,也是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赢得广泛赞誉。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保持经济增长、消除贫困是其优先选项,加之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能源需求强度高,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实现上述减排目标无疑是一项严峻挑战。据国内机构测算,为实现该目标,中国付出的经济成本将高达3000亿~5000亿元,而相应的社会成本投入更是难以估量。如果中国的减排目标与美国的计划皆能实现,到2020年时,美国的人均排放量仍将是中国的两倍。这一比对结果有力地驳斥了关于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行动消极的责难。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通过建立合理的减排机制,尽力降低其所造成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关系到世界人民的福祉。各国政府理应同心协力,加强合作,推动会议取得实质性成果。错失哥本哈根会议契机,谈判以破裂收场并非为各方所乐见。因此,我们期待各方积极协调立场,肯定当前共识,锁定已有成果,在尊重“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等重要原则的基础上达成具有操作性的合作框架,为未来国际气候合作进程营造良好的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王瑞彬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动态信息与突发事件研究部副主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