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六日电(记者 李洋)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然而,由于发达国家政治意愿不足,导致有关谈判进行地非常紧张艰苦,哥本哈根气候峰会难言乐观。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气候行动中国项目主任侯艳丽正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峰会前最后一轮气候变化正式磋商。她在当地时间五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表示,目前谈判进展十分艰难,有关各方特别是环保机构以及发展中国家对于目前的谈判进程感到十分失望。
来自全球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千多名代表参加这次巴塞罗那气候变化谈判,为哥本哈根峰会准备最终文本。谈判计划为期五天,于六日结束。
侯艳丽认为,谈判中主要的阻力依然是来自于发达国家。一些发达国家不仅没有政治意愿提出自己的减排目标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力度与方案,甚至屡次提出不合理要求,如要求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印度等国家要做所谓“三可”(可测量、可汇报、可验证)的国内减排方案,并和发达国家共同出资援助其他发展中国家。
她向本社记者指出,这些提案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偏离“巴厘路线图”授权,其目的就是模糊有关既定原则,进而完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历史责任的转嫁。这样的提案造成关键的原则性分歧,使得谈判难以为继。
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此前已经表示,这就相当于是在一场比赛中,已经到了最后五分钟,比赛一方却突然决定要改变比赛规则。这既不公平,也缺乏建设性。
发达国家的不作为导致谈判出现高度的紧张气氛。侯艳丽透露,有非洲国家的代表曾因为发达国家迟迟不谈其减排目标及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方案,愤然离场。在部长级高官多方斡旋下,发达国家代表同意在剩余的谈判时间里会多谈相关问题,非洲国家代表才返回谈判现场。如此看来,若将来发达国家造成的阻力仍然存在,代表愤然离场的现象还会继续发生。
按照“巴厘岛路线图”的规定,国际社会应该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就二0一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新协议。目前谈判时间已相当紧迫,然而有关各方的分歧仍然难以弥合。
在谈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在峰会中的角色时,侯艳丽说,发达国家在得寸进尺,看到中国的努力后,总认为中国还有潜力,可以在减排及其他方面做更大的努力,使中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但她也同时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完全可以跳出发达国家的“包围圈”,与有关各方积极磋商。她说,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已经做得很好,完全可以“轻装上阵”,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其历史责任,并争取自己的利益诉求。
中国已就气候变化问题加强了与发达国家的对话与合作。日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总理温家宝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分别就气候变化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中方表示,愿与美方与欧方一道,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表达了积极的政治意愿。(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