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文对话中国民企:亲身体验能源新技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朱棣文对话中国民企:亲身体验能源新技术
2009年07月24日 10: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通过中国能源企业的实地考察,了解到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的成果,更期待看到更加多样化和具有可行性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朱棣文如是说

  本刊特约撰稿/陈君

  “朱棣文在访华期间从科学家的视角描绘出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希望中国加大节能减排措施。中国政府正在鼓励提高能效,并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取得前沿进展,美国则希望在这些领域与中国合作。”7月17日,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和商务部长骆家辉联合访华最后一天,《华尔街日报》刊登评论称访华基本实现目标。

  就在同一天,61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冒着大雨来到河北廊坊,参观了中国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新奥集团。这是他此访中唯一一次对中国能源企业的访问。

  民企的吸引力

  为什么美国能源部长首次访华会舍弃众多大型国有企业,而高调到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参观?朱棣文的选择有些出人意料。

  据新奥集团内部人士和美国使馆随行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今年5月,新奥集团曾受邀参与了美国能源部组织的一次能源论坛,新奥集团首席科学家甘中学博士在论坛上作了新奥集团煤基能源生产技术研发方面的演讲,论坛过后朱棣文部长对新奥有了最初印象。

  “新奥集团的科学家团队很多人都曾在美国从事相应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参与了很多美国国内能源课题的研发工作,所以在美国能源界有着不错的基础。相信这些促成了朱棣文本次到访。”新奥集团知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新奥集团创建于1989年,是一家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应用与服务的综合性企业。据了解,新奥集团目前发展最好的是能源服务产业,持续为全国72个城市提供以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服务,并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煤基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零排放试验中心,拥有年产70兆瓦硅基薄膜光伏电池及140万吨甲醇生产基地。截至2008年底拥有员工2.4万,总资产超过200亿人民币。

  “简单地讲,新奥对清洁能源的理解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节能减排,我们为客户提供最廉价的清洁能源;第二个就是传统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第三个是大家经常讲的发展可再生能源。”新奥集团的董事局主席王玉锁相当自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朱棣文可以从这里了解到中国目前最全面和最具代表性的清洁能源技术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成果。”王玉锁说。

  值得研究的新技术

  在王玉锁和甘中学的陪同下,朱棣文一行作为首批客人,参观了新奥集团能源体验中心,亲身体验了从古代柴草能源到当今清洁能源等不同阶段的能源利用演化过程。

  作为能源官员,朱棣文非常重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希望中美这两个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国,能在减少排放和吸收二氧化碳的技术领域展开合作。7月15日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朱棣文说,美国的目标是在8到10年内,实现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他在新奥集团看到,在整套煤基能源技术系统中,煤炭被转化为合成天然气、生物柴油等更为清洁的能源,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微藻吸碳”的环节完成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利用,从而达到了煤炭转化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减排目的。

  “煤炭清洁能源转化,是将煤炭转换成化学品吗?”朱棣文不断发问。

  “我们的技术最终产出甲醇和二甲醚。”技术人员介绍道。

  “在美国我们正在考虑煤炭转化的一种双重效用的方式,一种是将其转化为化学品,另外一种是可以直接将其转化为电能或者其他能量。这样可以收回100%的投资,而且可以让二氧化碳产出的不多。”学者型官员朱棣文回应,“这种方式可以缓解美国发电厂在用电高峰期的压力,这也是我们将煤炭转化为电能或者化学品的很好的理由。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投资,而且也让煤炭的使用更加清洁,让二氧化碳得以捕捉。”

  “通过中国能源企业的实地考察,了解到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的成果,更期待看到更加多样化和具有可行性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朱棣文如是说。                               ★

【编辑:李洋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