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伊拉克议会大选终于落下帷幕。这是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的第二次议会选举,来自全国近300个政治实体的6300名候选人角逐下届议会的325个席位。有62%的登记选民参加了投票,投票率低于2005年的议会选举,但高于去年的地方选举。大选计票工作目前仍在紧张进行。大选将重新划分伊拉克政治版图,各政治派别在议会席位的比例,将直接影响其在未来国家事务中的话语权,关系到伊拉克未来的内政和外交走向。
这次大选正处在美国实施从伊撤军计划的关键时刻。美国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大选,既稳住伊拉克局势,又不让伊脱离美国的掌控;既对逊尼派采取怀柔政策,又对什叶派限制逊尼派参选的行为进行劝阻。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库尔德人施加压力,要求其控制势力扩张的野心。美国关心的是,大选后出现的政治局面能有利于撤军计划的顺利实施,从伊拉克脱身,实现奥巴马政府在该地区的战略目标。
外来势力的渗透和复杂的周边环境使伊拉克大选扑朔迷离。美撤军计划在改变伊拉克地缘战略环境的同时,并没有改变其重要性。除美国外,伊朗、土耳其、沙特等周边邻国均盯着这次大选,欲对伊大选施加影响,并希望在选后利用奥巴马撤军计划可能留下的空间,扩大自己在伊拉克的势力。土耳其对伊拉克北部得势的库尔德人一直不放心,担心库尔德势力日益扩张,形成“准国家”的独立实体后将更难以对付。逊尼派的沙特阿拉伯则担心伊拉克逊尼派继续被边缘化。有迹象显示,饱受争议的“候选人黑名单”幕后有伊朗的影子。大选前,伊拉克舆论指责所有邻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干预此次大选。
在外界看来,此次重新划分伊拉克政治版图的大选呈现出诸多看点:一是什叶派总理马利基能否连任。马利基2006年出任总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得到了当时伊拉克什叶派两大主要力量——伊斯兰最高委员会和萨德尔派的支持。他在伊拉克人眼中是作为什叶派领导人上台执政的,被什叶派各派,甚至库尔德政党看作是其利益的代言人。马利基2010年大选的战略是:努力淡化什叶派领导人的色彩,把自己塑造成伊拉克全民利益的代言人,希望以此赢得选民支持。但这一战略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什叶派认为他“背信弃义”,而库尔德人也因领土管辖和石油资源分配等问题上的分歧而对他颇有微词。另外,什叶派操控的伊拉克议会负责审查参选人资格的一个委员会,在今年1月19日大选前提出一份所谓的“黑名单”,以与萨达姆政权有牵连为由,禁止511名政治人物参加大选,其中包括许多逊尼派重要竞选者,逊尼派因此怀疑马利基政府在“搞小动作”,质疑这次大选的广泛性和公正性。由于最近一段时间伊拉克安全局势恶化,加上同时“得罪”了部分什叶派和逊尼派政治力量,马利基的“法治国家联盟”在本次议会大选中,很难单独赢得325席中的绝对多数席位。即使马利基在票数上拔得头筹,如果想成功连任总理,很可能需与其他重要政党联手。
二是逊尼派在这次大选中能否成功实现政治权力分享。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政治生态从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一党执政状态,进入到表面为西方式选举,实际上以教派和民族划分政治势力的新阶段。2005年伊拉克议会选举遭逊尼派抵制,其后的政府完全由什叶派和库尔德人所垄断。由于政府无法代表逊尼派利益,导致逊尼派政治势力选择诉诸武力,同时源自逊尼派的基地组织也乘虚而入,将触角深入伊拉克境内,造成了2006年和2007年间伊安全局势的急剧恶化,恶性爆炸与恐怖袭击事件不断。逊尼派因抵制2005年大选,权力被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瓜分而备尝苦果,因此在2010年的大选中改变了策略。逊尼派不仅宣布重返大选,而且全力以赴,呼吁支持者积极参与投票。从目前情况看,由于人口占优势,什叶派政党将继续主导新政府,而逊尼派能否成功实现政治权力分享,还是一个问号。
三是大选后产生的新政府能否与美国长期有效合作。2009年,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双线作战,从伊拉克撤军是将反恐战场转移至阿富汗战略的一部分。美国需要伊拉克平稳过渡,确保撤军计划的顺利实施,伊拉克的安全和稳定关系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部署和反恐格局。大选后,能否组成一个有效的、与美国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并在美撤军后能确保美在伊利益的新政府,这对奥巴马的对伊新政策是个重大考验。
四是大选后的新政府能否实现政治平衡和民族和解。伊拉克各派,特别是互相残杀的什叶派与逊尼派,大选后能否相互制约,选举过程中的纷争和由此引发的政治困境会否诱使分别控制的民兵、军队和警察之间重新开战,成为教派冲突新的起点。选举结果将测试占多数的什叶派与占少数的逊尼派之间,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和解。
五是如何将库尔德人留在伊拉克版图之内。逊尼派的现任副总统哈希米选后强调,伊拉克是一个阿拉伯国家,伊拉克总统就应该是阿拉伯人。现任总统塔拉巴尼是库尔德人,因此不能继续担任总统。库尔德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能再度激化,伊拉克选后的局势将变得更为混乱与复杂。(顾正龙/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