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对华政策成型:加强合作同时不忘牵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奥巴马对华政策成型:加强合作同时不忘牵制
2009年07月29日 10: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7月29日电 奥巴马在第一次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亲自致辞,讲道:“几千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孟子说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我们的任务是打造我们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追寻的通向未来的路径,避免不信任,剥除那些现在阻挡我们开辟路径的茅塞;永不忘我们一起努力的历程。”而今年2月,希拉里访华时用了中国成语“同舟共济”。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美国政府越来越“爱用”中国成语名言,显示出加强中美关系的愿望,但另一方面,美方也存在很多矛盾的心态和做法。文章摘录如下:

  我非常兴奋地看到奥巴马的讲话中居然用了这句智慧的中国成语。然而,略有遗憾的是,孟子的原话中紧跟后面的 “今茅塞子之心矣”,奥巴马讲话中没有用。

  对华政策相当务实

  最近,我们经常听到奥巴马政府官员引用中国成语。这一动向并非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穿透了美国,正在塑造了美国思维,而是显示了奥巴马政府中的中国问题专家正在发挥作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嘛!

  为奥巴马提供这样高明的中国成语的顾问确实高明,只是直译了孟子的话,没有直接使用“茅塞顿开”的成语,因为他的政府内部和美国国内有许多不主张加强与中国关系的声音和势力。遗憾的是,孟子的“介然用之而成路”被糟糕地翻译为“暂时(短期)成为路”(a trail becomes a path in a short time)。也许这是非常美国式的理解,却反映了奥巴马的实用主义:只是因为美国目前需要中国,才加强对华协调。也许许多中国人要问:将来渡过了危机,是否还需要这样的中国路?

  如同其他政策,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也是相当务实的。这里的“务实”有两个含义,一是寻求中国的合作本身就是务实的表现,而不是务虚,因为奥巴马政府确实面对深重的挑战,没有中国的合作,无法应对这些挑战;二是,奥巴马政府网罗了许多一流的中国问题专家,深知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在处理对华问题上格外小心谨慎。

  目前,仅从华盛顿看,美国国内在对华政策上意见继续纷呈,但大体是两种:

  第一,希望延续布什政府时的政策,经济关系为主,双方利益关系密切;其他问题为辅,如恐怖主义和朝鲜问题等密切合作;但守住一点底线,那就是,拒绝把与中国的关系上升为“战略关系”。从布什政府退下的高官为奥巴马政府建言:奥巴马政府要继续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因为布什政府的政策很成功。

  另一种是修改了的克林顿时的政策,即综合处理对华关系,不仅要谈经济和气候,而且要谈其他。这意味着美中关系更加全面,同时,美国用“非经济”议题牵制中国。

  政策框架大体成型

  目前,是后一种主导了美国对华政策思路。这后一种思路,既有美国对华政策的延续,又有奥巴马政府的创新。试图主导对华政策的国务卿希拉里,就任以来一直就是这样说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综合性的关系。

  一方面,综合性的对华政策就是希拉里说的“综合性的伙伴关系”;但是,另一方面,因为要涉及中国的许多内政,中国方面不希望美国这么做,但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务院显然已经确定要与中国讨论全面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中美之间新的对话机制是一个冗长的名字:“战略与经济对话”。美国把非经济的议题列入日程中,显示了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的另一面,即“有原则”。

  在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大将中,国务卿自不用说,驻联合国大使赖斯(Susan Rice)、国防部负责政策规划的副部长弗卢努瓦(Michèle Flournoy)和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斯洛特尔(Anne-Marie Slaughter),都是“自由的国际主义”、用西方价值进行“全球治理”的忠实信徒。

  考虑到与中国关系的复杂性,希拉里在中美对话前夕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我们不会总能在解决方案上达成一致,我们必须坦白承认双方之间的分歧,包括设立进行这些讨论的合适场所。在努力使中国成为一个重要合作伙伴的同时,我们将继续与我们在亚洲和全球的长期盟友及朋友密切合作,倚靠适当的国际团体和组织。”而奥巴马在这次对话开幕式致辞时说:“中美不会在每个问题上一致的。”

  不管如何,以这次对话为标志,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框架大体成型:积极寻求和加强与中国的全面合作。也许,经济、全球安全、全球治理等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如果两国围绕这些问题展开,21世纪的中美关系将有大变化。(庞中英)

【编辑:吴翔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