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酒店爆炸:周围外国人多 作案时机微妙(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雅加达酒店爆炸:周围外国人多 作案时机微妙(图)
2009年07月17日 17: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爆炸现场
万豪酒店爆炸现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7月17日电 当地时间今天早上8时许,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的两家豪华酒店——丽思-卡尔顿酒店和万豪酒店——发生爆炸。截至发稿时,死亡人数已达9人,50人受伤。

  爆炸发生在外国人集中区

  据央视连线驻外记者报道,当地时间今天早上8点半(北京时间7点半),距离酒店500米处的中资机构人员听到两声巨大的爆炸声,然后是建筑粉碎的声音。据一名正在酒店附近慢跑的目击者说,他首先听到万豪酒店传出爆炸声,5分钟后丽思-卡尔顿酒店也发生爆炸。

  一位在丽思-卡尔顿酒店附近工作的目击者看见酒店的一些窗户被炸得粉碎,大部分都是低层的窗户。酒店外墙受到严重损毁,窗户玻璃炸至粉碎,大量碎片散落在人行道上,万豪酒店则有烟冒出。据中国驻当地使馆人员表示,南航驻当地办公室距离万豪酒店不过500米,玻璃被震碎。

  目前的消息显示,在死亡的9人中,至少有4名外国人,其中包括一名新西兰人。有现场目击者曾看到,大概有3到5名外国人浑身是血,看上去伤的不轻。

  据报道,两家出事酒店所在地是使馆和外资机构密集区,其中有七、八家中资机构。在酒店所在的街心转盘四周,有七、八栋高层办公楼和酒店。在两家酒店里,有多家外国机构。

  爆炸发生后,附近街道被封锁,附近外资机构人员均不再上班。现场有十几辆警车和多达两三百名警察。后来,印度尼西亚警方还在万豪酒店的一个房间内发现了一枚未爆炸的炸弹,并成功拆除。

  另外,雅加达北部还发生了一起汽车爆炸事件,导致两人死亡。不过事后证实是汽车电池故障所致。

  没有中国公民伤亡

  当时在事发酒店内,有来自内地和香港的中国公民,据中国驻当地使馆工作人员表示,事件发生后,使馆方面已进行多方确认,没有中国公民在爆炸中受到伤害,附近中资机构受到的影响也不大。

  另外,使馆工作人员还表示,使馆已启动了应急机制,要求印度尼西亚方面加强对使馆及中国公民的安全保护。另外,他们已通知中资机构加强安全措施。

  怀疑是恐怖组织所为

  爆炸发生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表示,这起爆炸案是“恐怖行为”,是“残忍的、没有人性的袭击”,并称印度尼西亚政府将逮捕制造惨案的恐怖分子。

  印度尼西亚警方和政府官员则表示,爆炸是由烈性炸药爆炸引起的。一名高级官员称,有迹象表明,这次爆炸是自杀式袭击者携带炸弹进入酒店内引发。

  对于事件的起因,目前并无组织或团体出面表示爆炸案是其所为,但苏西洛已表示“是一个恐怖组织制造了此次惨案”。《雅加达邮报》采访的国际危机组织的反恐专家Sidney Jones分析称,这次爆炸很有可能是印度尼西亚警方最近调查恐怖组织网络而招致报复。

  据专家分析,苏西洛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反恐措施:处决巴利岛爆炸三主犯,抓捕恐怖组织头目,打击恐怖组织基地,展开国际联合反恐等。这些措施势必引起恐怖组织的怨恨。

  目前,怀疑的焦点主要聚集在东南亚激进组织“伊斯兰团”身上。据印度尼西亚《罗盘报》报道,发生爆炸的万豪酒店曾在2003年8月发生类似事件,造成12人死亡和147人受伤。那次爆炸的疑犯之一已在2005年11月被警方击毙,另一名疑犯则仍然在逃。两人都是东南亚极端武装组织“伊斯兰团”的成员,他们被怀疑曾策划了2002年巴利岛爆炸事件、2003年的万豪酒店爆炸事件、2004年澳大利亚驻雅加达大使馆爆炸事件以及2005年造成220人死亡的巴利岛恶性爆炸事件。

  作案时机很“微妙”

  这次爆炸的“时间选择”可谓非常微妙:英国曼联队原本计划18日下午下榻丽思-卡尔顿酒店,和计划入住万豪酒店印度尼西亚全明星足球队进行一场友谊赛。结果,两家酒店几乎同时发生爆炸,可以说“目标明确”。

  另外,本月8日,印度尼西亚刚刚举行五年一次的总统大选,快速计票结果显示,现任总统苏西洛在大选中获胜。此次事件势必让其“难堪”。不过,反恐专家Sidney Jones认为,总统大选应该不是主要目标。

  美国彭博社在报道此次事件时称,爆炸案对于印度尼西亚原本不景气的市场环境可谓是“雪上加霜”,对于总统苏西洛来说,更是一次“重创”。目前,爆炸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

  亚太地区的大多数股市十七日上涨,但印度尼西亚股市一度下跌百分之二,印度尼西亚盾兑美元汇率也下跌约百分之一。

  英国曼联球队已经取消了印度尼西亚之行。

  澳洲政府当天发出旅游警告,呼吁澳洲民众避免前往印度尼西亚。

  面对危机,印尼安全部已成立了危机处理中心,对爆炸进行调查。

【编辑:吴翔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