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8日电 2月10日至2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对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进行国事访问,同5国领导人就进一步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同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
对于胡锦涛主席此次出访,尤其是对非洲的访问,西方媒体一直高度关注。这次加强中非传统友谊之行,在一些西方媒体眼里变成了“抢底盘”,甚至“夺资源”的动作。17日,法国《欧洲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对于中非合作,西方完全没必要惊慌失措,应以平常心对待。
文章摘录如下:
作为中国领导人“正月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元首今年的第一次外访,胡锦涛的是次非洲之行从一开始便受到海内外舆论的关注。
虽然中国官方早在胡出发前就将此行定调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非传统友谊,落实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成果,深化务实合作。但外界依然对之作了另外的解读,尤其是长期以来将非洲视为自己后院的法国媒体刊文,认为中国的对非外交是在抢占法国“地盘”;德国的媒体也似“火上浇油”般地报道:中国低廉的商品遍销非洲,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承诺,肯定让曾经在非洲最具影响力(半个多世纪前马里和塞内加尔均为法属殖民地)的法国感到恼火。
如果联系到近期中法关系上的一些小摩擦,西方舆论对胡锦涛的出访(包括此前温家宝的“欧洲之旅”)作出误判似乎不难理解。
事实上,检视胡锦涛六次访非有五次作为他当年的“第一次出访”,其中有三次在二月份这一传统,人们并不难发现,从毛泽东时代建立起的“中非友谊”,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
首先在中非关系的战略层面上,中国与非洲之间当初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于有着相同的历史命运和存在共同的目标:即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对世界霸权主义。也正因为有了中非之间的相互支持,才有了许多非洲国家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统治中独立出来,才有了1971年非洲的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的辉煌局面。
进入21世纪后,中非间的这一目标又增添了新内涵,即在全球化和西方世界把持国际贸易话语权态势中,中非同样面临着需要继续为“争取公平和公正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而战。
其次,在大力发展国家经济的层面上,中非市场存在互补性。一方面,中国以自己的经济成就为非洲国家提供了一个极具借鉴意义的新型发展模式。另一方面,非洲为中国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更重要的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不仅反对意识形态开道,充分尊重对方主权和内政,而且在向非洲输出资本、技术和产品的同时,还通过各种方式,将赚到的钱返还回去,帮助当地的发展。
来自中国官方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不仅中非贸易历史性地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每年还在以超过3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中国免除了33个非洲重债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到期政府债务;相继对同中国建交的28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460多种输华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
去年9月金融危机在美国率先爆发后,胡锦涛在随后于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就呼吁,国际社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尤其要关注和尽量减少危机对包括非洲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害,并帮助这些国家保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切实保持和增加对他们的援助。
危机当前,中国在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国内经济不致于受到太大冲击的同时,也想到了仍处发展中的老朋友——非洲。胡锦涛在是次访问中一再表示,中国愿同非洲国家一道,团结互助,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中国决不会因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减少对非的援助。
不少西方媒体也注意到,胡锦涛访问的非洲四国“既非能源大国,也非经济富国”。因而,指责“中国在非洲只寻求利益”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中国总理温家宝曾用《战国策》中的一句话——“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来概括中国人对非洲人民的情感。从这一层面来考量中非交往或者中国的整体外交策略,可以说,中国外交从来不是“唯利益论”,中非领导人的互访更像是“亲戚朋友间的串门”,不是在跟谁争夺什么,而是在向外界展示“共渡时艰”的大国责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今天的携手对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与持续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