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2010潜伏片:维基解密引爆全球 美女间谍闪耀人生(2)

2010年12月24日 1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俄“间谍战”掀波澜

  事件:间谍“曝光”激起美俄纷争

  2010年6月28日,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称,他们逮捕了11名俄罗斯间谍嫌疑人,并指控他们在美国境内从事非法情报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俄外交部发言人随即指出:“在我们看来,类似的行动没有任何依据,并且追求不良目的。”并称,这与冷战时期的间谍事件一脉相承。

  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在华盛顿的一场吹风会上说:“我认为这不会影响我们与俄罗斯关系的重置。”美国国务院还认为,美俄关系不断变化,两国并不总是一致,事件是这种关系的一部分。

  美俄双方高层都尽力淡化事件影响,对此事讳莫如深。双方都公开强调,这不会影响美俄之间的合作关系。

  有分析称,美国和俄罗斯相互派遣了大量间谍,这是双方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只不过对存在于本国的间谍,有的反间谍部门已经掌握,有的并不清楚。因此,抓捕间谍时机、规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司法斗争,而是外交手段。

  从此次美俄“间谍门”发生的时机、结案速度以及双方表态可以看出,这一事件的发生并非出于奥巴马及其安全顾问班子的意愿,而是美国司法部独自导演的“一场戏”。

  俄罗斯总理普京当地时间12月1日接受美国CNN脱口秀节目王牌主持人拉里•金的采访时说,他认为俄罗斯间谍并没有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伤害”。他指出,俄罗斯这样的秘密机构并没有建立秘密监狱,没有抓捕人质,也不存在严刑拷打人质的现象。因此,俄方这样的机构及其卧底人员没有对美国的利益造成实质上的伤害。

  虽说案件当事人似乎都在刻意淡化事件带来的影响,但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对此却一片哗然,同时不免有一丝担忧涌上心头:冷战时的场景要重演?除了旁敲侧击地搜寻信息,世界舆论也想从间谍事件中捕捉到一些深藏背后的玄妙故事。

  特写:美女间谍的“闪耀”人生

  现在来看这11人的“间谍生涯”:他们的生活听起来就像是部“惊悚小说”,他们想尽办法“美国化”,与平民百姓为邻,掩饰身份。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的说法,10名被捕俄罗斯间谍利用假名已在美国东海岸生活多年,目的是“长期深度潜伏”打入政府决策圈,向俄罗斯情报部门发送情报。

  他们都有普通工作,会购置楼房,让人感到他们在实践自己的“美国梦”。他们利用咖啡馆、书店和街角与接头人联系,有时也用隐形墨水等传统手段。在事件发生后,有邻居表示,涉案的夫妇都很“普通”,对他们被控是俄罗斯间谍大感震惊。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白宫官员爆料,美国情报部门10年前就已盯上10名俄罗斯间谍。今年早些时候,美方获悉10人中有人打算今年夏天离开美国,于是决定采取动作。

  而来自俄罗斯方面的消息称,导致今夏这出美俄间谍“大戏”的罪魁祸首,是潜逃到美国的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一名特工,正是他出卖了这10名被捕的俄罗斯间谍。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在这11名俄罗斯间谍中,有一名让全球惊艳的28岁“辣妹”安娜.谍查普曼。她拥有经济学硕士学历,通俄英德法四国语言,天使脸蛋外加有如内衣名模的魔鬼身材,让她瞬间爆红。

  那段时间,《纽约邮报》、《纽约每日新闻》、英国《太阳报》、《镜报》与《快报》头版都是查普曼的倩影。她究竟是谁?007情报员庞德女郎式的蛇蝎美人,穿梭在纽约曼哈坦的上流社会派对和最高机密的会议,还是苦干实干的的科技创业家?对此,各界众说纷纭。

  在被遭遣返回国后,查普曼不但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从参加火箭升空活动到成为银行顾问;从设立个人网站再到登上男性杂志的封面;如今还要走上政治途。曾经的隐秘角色,如今成了聚光灯下的亮角,未免让人感叹这世事无常。

  思考:“潜伏戏”何去何从?

  对美俄间谍事件,俄总理普京证实,是叛徒出卖导致了俄罗斯间谍被美方逮捕,但俄特工部门不从事消灭叛徒的任务。

  普京在与民众进行直接连线交流时称,俄罗斯特工部门不会去执行消灭叛徒的任务,并补充到:“他们自己会死掉的。”

  随着美俄完成间谍交换,美俄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引人注目的一场“谍战风波”也告一段落。

  间谍事件让原本只存于记忆中的冷战,再次荡漾出意想不到的波澜。媒体的渲染和小说的杜撰,让人们认为现实的和平已经远远超越那个充斥着“消失的墨水、安全脱身或是别名”的危险时代。

  但无论是情报官员,媒体记者还是传记作者,他们一致认为,虽然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终结,但间谍却将永远存在。如同美国佛罗里达圣里奥大学的教授乔•纳瓦罗所说,事实上,和平年代的间谍数量较之战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像一句切中要害的话说的那样:“只要还有人们想知道的秘密存在,间谍就将一直发挥作用”。

  这出间谍大戏的结局终究莫衷一是,它或许是要给人们设定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究竟“潜伏”走向何处?一切还要交由时间来定夺。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