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朝鲜的美韩联合军演还将继续,美日韩三国外长在华盛顿谴责朝鲜。“文攻武吓”只是美国对朝鲜耍的大棒,不过棒喝之后,美国还需要想出路。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朝鲜问题上,美国其实很尴尬。
白脸还得演下去
11月底和12月初美韩、美日联合军演的硝烟还没散尽,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带着高级别的军事代表团访问韩国和日本,“显示美国与‘亚洲盟友’‘团结一心’,应对朝鲜‘威胁’的决心”。
“韩美还将继续在黄海实施联合军演。”马伦说。他表示,对于朝鲜采取进一步的挑衅行为,韩国有权选择应对方式,美国并没有要求韩国克制利用空军力量。暗示美军认可韩方行使自卫权,利用战斗机和导弹对朝鲜军事基地予以精准打击。
马伦还说,“在当前这种突发威胁时刻存在的情况下”,美韩联合军演“非常重要”,希望“同盟国家尤其是日本”参加这类演习。马伦的白脸唱得很彻底。他说:“为使政府能够在整体上作出对应,应该把日美韩的合作关系提升到战略水准,向朝鲜提出警告。”
美国其实很尴尬
自今年3月“天安号”事件发生后,美国在事实上冻结了六方会谈,开始了以经济制裁和军演武力威慑的对朝强硬政策,美国将强硬及冻结和谈的政策称为“战略耐心”政策。认为只要对朝有足够的强硬耐心,朝鲜最终是会服软的。
美官方和学术圈一直对“战略耐心”政策很有信心,直到11月中旬朝鲜向到访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核安全合作中心主任赫克公开了大规模铀浓缩设施。美朝野对此大吃一惊。赫克归国之后立即向白宫进行了情况汇报。
本报记者参加了赫克在美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所”的吹风。赫克称:“如果说2003年布什政府对朝鲜核能力高估了的话,如今美国的确低估了朝鲜核能力的发展速度。”
美国朝鲜问题特使博斯沃思为此紧急访问了中、韩、日。就在他说朝鲜展示核能力“不是一场危机”后不久,“炮击延坪岛”事件使半岛再次陷入危机。
美国不少朝鲜问题专家惊呼,“战略耐心”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如果美国对朝鲜置之不理,朝鲜就会在“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战略与国际研究所”朝鲜问题专家维克多·查指出,朝鲜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个“事实上的核国家”。
对美国而言,朝鲜问题的核心是“核问题”。美国不希望南北冲突升级,使美国不得不卷入其中,从而分散了对朝鲜的“核注意力”。适度保持朝鲜对安全的威胁,有利于美拉拢韩、日,说服盟国对朝实施制裁以达到朝鲜弃核的目的。但美国的尴尬就在于,过度的强硬政策会引发朝鲜激烈反应,导致半岛危机升级,分散“核注意力”,这明显不利于美国的东北亚安全政策。
美国前朝鲜问题特使普里查德对本报记者说,谈判可能不一定解决问题,但如果美朝仍在谈判,那“炮击延坪岛”事件就不会发生。
拒谈的高调仍然在唱
美日韩三国外长在华盛顿的闭门会议后,不出所料三国仍然打出“拒谈”的旗号。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婉拒了中方关于召开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的提议。称三国“赞赏”北京的提议,不过“重启会谈需要有恰当的基础”,朝鲜“必须首先停止挑衅和敌对的行动”。
她说,“改善关系、许诺安全和繁荣的未来的大门仍然对朝鲜打开”,美方“仍在寻找与朝鲜对话的机会”,不过三国不会在朝鲜“破坏和平、藐视国际社会”的情况下(与朝谈判)来“奖励”朝鲜。三国外长还在公报中给重启六方会谈开出条件:朝鲜“需要拿出切实行动改善与韩国的关系,同时还需要朝方拿出真正的诚意,实现全面的、可核查和不可逆转的无核化承诺”。
可以理解,尽管强硬路线已经走到了尽头,已经到了“思变”的时候,但被朝鲜的“挑衅性举动”“胁迫回谈判桌”,这个台阶无论如何是下不来的。
外交斡旋业已开始
不管嘴上如何强硬,“务实的”的美国已经开始寻找出路了。
美国指责中国“应该约束朝鲜”,拒绝中国提出的六方紧急磋商,但无法否定对中国积极穿梭外交,为稳定局势做出的贡献。希拉里本人也指出:“中国作为维护地区稳定的一个关键伙伴,与朝鲜方面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中国同时还是六方会谈主席国,这使得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我们将继续与中俄双方以及国际社会各方紧密协作。”韩国外长金星焕也表示:“中国为遏制朝鲜的挑衅行为做出了贡献,并且仍然在继续努力。”
8日至9日,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访问朝鲜,并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会面,双方就中朝关系和半岛局势达成重要共识。
下周,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将率领高级代表团访问中国,商讨朝鲜半岛局势并为胡主席明年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做准备。同行人员包括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杰弗里·贝德、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六方会谈美方特别代表金成。按照计划,斯坦伯格17日返回美国,坎贝尔和金成将分别从中国前往日本和韩国访问。
与此同时,美国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森8日发表声明表示,应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金桂冠的邀请,他本人预定在16日至20日访问朝鲜。理查森的首席顾问兼朝鲜专家托尼·南宫将会陪同理查森一同访朝。尽管美国国务院强调,理查森的访问纯属私人行程,并不会向朝鲜转达任何美国政府的信息。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在美国不肯下台阶与朝鲜接触的背景下,这种“非官方”的接触也许是目前形势下的一个出路。
华盛顿12月11日电 驻美国记者 杨丽明
参与互动(0) | 【编辑:官志雄】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