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美日与美韩两场军演差异多 美日韩各有算盘(3)

2010年12月12日 03:4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本第四艘苍龙级AIP潜艇“剑龙”号下水。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第三,这次演习也是在美国国内金融危机、社会危机、信心危机同时并发的情况下,美国力图向外转嫁危机的时候。美国越来越表现出他的“内政外交化,外交军事化”的倾向。 (人民)

  日前,著名军事专家彭光谦少将做客人民网,就美日联合军演以及东北亚安全局势等军事热点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连环军演恶化地区安全环境

  彭光谦少将表示,历史上经常有利用军事演习做掩护发起战争的先例,这次美日联合军事演习的挑衅性很明显,恶化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环境,使战争的危险日益增加。如果我们不加以控制,不加以防范,或者思想麻痹,很可能战争在我们“昏睡”下发生了。如果我们有所警惕,坚决反对,认真准备,战争也许就会得到制止。

  彭将军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美日联合军事演习既有军事挑衅的含义,也有虚张声势的成分。美日并没有在军事冲突中实现战略目的的把握,或者说他们目前还没有完全做好挑起战争而不受惩罚的把握。一旦引发军事冲突,整个地区陷入战火之中,对日本必然是一个重大的灾难,美国也难以全身而退。只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避免危机升级是有可能的。

  彭光谦少将表示,东亚地区的稳定是东亚地区所有国家和平发展的一个基础,中国要和平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外部势力想破坏我们的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进行军事讹诈,我们难以置身事外。 (人 民)

  美国的目的——

  转嫁危机牵制中国,强化亚太军事同盟

  就网友关心的“美日联合军演的战略目标”问题,彭光谦少将表示,美国在此次美日联合军演中主要有三个目的:

  第一,强化同盟体系,巩固美国霸权地位,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第二,要通过这个牵制中国的发展,至少是要迟滞中国的发展,延缓美国霸权衰弱的过程。

  第三,转嫁美国国内矛盾,转嫁国内危机。

  日本的用意——

  引进利用美国势力,实现自己战略目的

  彭光谦将军说,参加演习的另外一方——日本,并不完全是被动的,也有自己的打算。美日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美国对日本既利用又防范,而日本既希望在美国的羽翼下坐大,又想摆脱美国的控制。最近几年来,日本的经济逐步在发展,有了一定实力,二战也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是,日本越来越想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一个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

  彭将军认为,日本目前有“四个抛弃”、“四个谋求”。所谓“四个抛弃”,一是抛弃日本《宪法》第九条的约束;二是抛弃无核三原则;三是抛弃武器出口的三原则;四是抛弃本来的专守防卫战略,改为实行所谓的“动态遏制”,加强军事政策的进攻性和外向性。所谓“四个谋求”:一是谋求海外出兵权;二是谋求对外战争权;三是谋求集体作战权;四是谋求实际的拥核权。

  这次日本利用美国介入西太平洋的机会,进一步引进美国势力,在美国的庇护下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几年日本逐步地把军事战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公开渲染中国的军事威胁。日本把主要战略方向从原来的以西北方向为主,逐步转向西南方向为主。

  韩国的悲情——

  对朝政策转向“大炮”,韩国成最大“输家”

  2010年以来,美韩半年内连续进行了5次军演,日美又进行了两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演,强化了美韩军事同盟和美日军事同盟,从而间接强化了美日韩三角军事关系。日美韩一改过去对朝鲜围堵制裁为主的“大棒”政策,开始了以军事演习为主的“大炮”政策。

  此次炮战值得研究的是事后各国的反应。美国的态度可以用《华盛顿邮报》24日的社论来概括,那就是《遏制朝鲜,美国的外交瞄准北京而不是平壤》。炮击事件发生后,被搁置已久的航空母舰参加黄海军事演习的方案再一次被提出来,并迅速获得通过。借此事件,美国不仅成功使航母出现在中国敏感海域,而且韩国也不得不更加依赖于美韩军事同盟,美国强化了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

  相对应的是,韩国或将成为最大的“输家”。在抛弃了阳光政策的李明博政府的主导下,朝韩关系不断恶化,诸如金刚山枪击事件、天安号事件、炮击事件、三八线擦枪走火等恶性事件频发,人员和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一味要求中国向朝鲜施压无形中也损害了中韩关系。最后,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途径和空间越来越狭窄,只剩下追随美国一条道路,只能采取战略忍耐来应对,不得不说这是韩国对朝政策的失败。

  (新 华)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