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电 题:冲刺时刻现更多分歧 有限共识能否重塑信任
作者 肖欣
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最后一天,阳光普照的坎昆尚未驱散谈判桌上的阴霾。气候谈判正带着有限的进展、更多的分歧和“不确定”艰难冲刺。
《京都议定书》会不会成为坎昆迈不过的“坎儿”?
大会主席、墨西哥外长埃斯皮诺萨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菲格雷斯都承认,《京都议定书》是目前坎昆会议的谈判难点,并且存在分歧的意见不是两种,而是多种。
虽然会前各方就没指望“过渡性”的坎昆会议能在老大难的减排问题上有重大突破,转而着力推动“资金”和“技术转让”取得务实成果。但在会议第2天,日本强硬表态“永远”不接受《议定书》在2012年后的二期减排承诺,旋即把《议定书》带回谈判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倒数第2天的全会上,加拿大和俄罗斯又公开表态“放弃”《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如此“集体严重倒退”的减排立场受到了发展中国家和环保组织的强烈谴责,NGO政策专家称,俄罗斯这时的表态无异于“釜底抽薪”。
对《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有些公然反对,有些有条件支持;发展中国家多数坚定捍卫,但印度也表示愿意接受一个“新的条约”。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坎昆会议已无法就《议定书》二期减排承诺达成共识,下届南非德班会议是最后的希望。
《议定书》作为目前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到期。如果此后出现“真空期”,将严重阻碍全球减排进程,也直接导致在《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下建立起来的碳市场前景莫测,但最严重的莫过于让全世界对进行了20多年的气候变化多边谈判和合作信心尽失,下一个可能被放弃的也许就是《公约》下的联合国谈判机制。
“有限共识”能不能重塑多方信任?
坎昆会议前,各方普遍看好通过建立新的“气候基金”重塑信任。目前坎昆会议在资金、技术转让、森林保护等问题上达成有限共识,分歧犹存。
《哥本哈根协议》中,发达国家承诺2010年到2012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到2020 年升至每年1000亿美元长期支持资金,用于适应气候变化。但直到坎昆会议开幕时的12月,这笔靠各种既有援助项目“东拼西凑”的“适应基金”仍未见到位。
欧盟在会议第2日公布已筹得22亿欧元快速启动资金,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但其中80%用于减排,只有20% 用于适应。
一直倡导气候资金要真的帮助到发展中国家贫穷社区推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的乐施会认为,长期的气候基金必须特设“适应窗口”,并最少有50%的资金用在适应项目上。非洲代表也表示,非洲和小岛国并没有很多渠道获得资金支持,这样的比例必须得到改正。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反对政府出资提供大部分资金来源,倾向于征收金融交易税、向国际海运和航运征税、碳关税等气候融资的方案。
从最新谈判案文来看,“气候基金”将写进最终协议,规模没有变化,资金来源也有望确定。但能否在公约下建立管理机制,如何保证其额外性、公共性、优先用于适应,很多问题已标明“留待明年解决”。(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齐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