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扩大其在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影响,正从阿富汗、巴基斯坦两个方向加强对塔利班的军事打击,并积极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
北约成员国上月在葡萄牙里斯本达成一致,同意北约从明年年初开始逐步向阿富汗安全部队移交防务。根据这一安排,北约领导的驻阿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将于2014年底结束战斗任务,完成防务移交,此后,北约部队在阿富汗将发挥训练和指导等支持作用。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签署了一项协议,同意建立北约和阿富汗长期伙伴关系,这一伙伴关系内容涉及政治和军事对话、培训阿富汗安全人员、提供民事援助等多个方面。
目前,共有48个国家参与北约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总兵力超过13万。去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向阿富汗增派3万名军人,同时加快向阿富汗部队移交安全责任的进程。今年美国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先导、巴阿并重、军经结合、以进求退”的战略方针,压缩“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生存空间。为进一步扩大军事行动的成果,美军展开一场旨在控制塔利班腹地坎大哈省的军事行动,关键是向坎大哈进军时建立24个向步兵提供支援的“火力基地”,由大批新组建的阿富汗政府军进驻这些基地。为配合坎大哈省的军事行动,美阿联军还在南部扎布尔省和加兹尼省发起军事行动。
今年2月北约特别军事会议决定,向阿富汗增派2000名军事训练人员和军事顾问,帮教阿富汗军警管理本国的安全防务。在美欧国家的协调过程中,美国向波兰、罗马尼亚、捷克、约旦、格鲁吉亚、英国等国驻阿军队提供580多辆防地雷反伏击车;为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克罗地亚和匈牙利等国军队“有能力和美军一起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美国准备向这些国家提供军事援助。
尽管北约驻阿部队一再加大清剿力度,却没有收到明显效果。阿富汗塔利班发起的路边炸弹袭击、自杀式爆炸袭击和其他各类武装袭击明显增多,袭击目标扩及机场、北约部队基地、政府建筑以及联合国工作人员住所等。今年上半年,塔利班袭击造成数以千计的无辜平民伤亡,较去年同期上升31%以上。今年北约驻阿联军伤亡人数已超过650人,其中7月份单月死亡人数接近90人,是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个月。
随着北约军队在阿富汗伤亡数字的攀升,北约各成员国在驻军阿富汗问题上分歧愈显。荷兰、加拿大已分别撤出或决定撤出驻阿军队,越来越多的北约成员国民众反战情绪高涨。
尽管北约宣称在2014年将阿富汗的防务完全移交给当地政府和阿富汗军队负责,实际上美国“以阿治阿”的战略目标近期难以实现。美国寻求与塔利班“温和派”对话谈判,但双方立场相距甚远,美国要求塔利班首先放下武器才能谈判,塔利班则把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双方谈不拢,阿富汗塔利班将对抗下去。在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看来,阿富汗安全部队至少要用5年时间才能保障国内安全,阿富汗在以后20年都将依赖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为了维护美国在阿富汗的长远战略利益,近期美国大幅改善与卡尔扎伊政府的关系。卡尔扎伊今年访美时,美国给予高规格接待,美国政府外交、国防部门的主要官员几乎全部出面,强调“美、阿战略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阿政府取得的“持续进步”和“巨大成绩”。在改善与卡尔扎伊政府关系的同时,美军和北约驻阿联军加大了对阿富汗安全部队的培训力度。目前,阿富汗国民军兵力约7万人,美国国防部的目标是,到2011年7月,阿富汗军警数量将达到28.2万人,其中警察12.3万人,军队15.9万人。
根据北约安排,驻阿富汗多国部队在2014年后主要承担训练任务,但并不会从当地撤走,塔利班则再次要求驻阿外国联军立即撤离。塔利班武装公开称,将在2014年前,把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从阿领土上赶走。目前,塔利班武装活动越来越频繁,在一些地区,不少民众在发生纠纷时,转而向塔利班“影子政府”求助,导致塔利班影响力扩大。最近一段时间,卡尔扎伊曾向塔利班武装抛出和谈信号,但种种姿态都被塔利班内部的强硬派拒绝。塔利班正着眼“重夺政权”,力图卷土重来。
随着阿富汗国内暴力袭击增多,塔利班的袭击活动也扩大到此前相对和平的北部、西部地区。国际舆论认为,鉴于阿富汗局势的发展趋势,北约驻军时间还将延长,可能超过此前制定的2014年撤军时间表。北约军方人士认为,北约向阿富汗军队移交安全防务将是一个逐步进行的缓慢过程,从单个地区开始,逐步升级为省级;一旦相对安全的地区安全防务被移交,北约军队将转战相对危险的地区,目前2/3的武装袭击集中在3个省份——南部的坎大哈、赫尔曼德及东北部的库纳尔,这些省份可能成为最后移交防务的省份,北约军队在这些省份的驻扎期限要长于其他省份。到2014年,这些士兵基本转换身份,成为军事训练人员或顾问,但是他们仍在阿富汗活动,届时驻阿士兵将只有少数人能返回自己的国家。
目前,美国正从阿富汗、巴基斯坦两个方向加强对塔利班的军事打击,并积极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美国为扩大其在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影响,将不会在阿富汗一走了之,阿富汗的安全形势近期难以有大的改观。□(文/汪巍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昆】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