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三大派分享三要职 伊拉克将成下一个黎巴嫩?

2010年11月17日 09:44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1月10日,伊拉克终于结束了长达8个月的政治僵局——各派达成权力分享协议,选出了新的总理、总统和议长。但好景不长,到了11月13日,伊拉克前总理阿拉维就称权力分享协议“已经死亡”,他领导的政党只有一小部分议员可能参与或支持新政府。

  马利基连任总理

  在今年3月7日举行的伊拉克大选中,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获得过半多数的议会席位。伊拉克政治因此陷入僵局,新政府迟迟难产,拖了8个月还没产生。

  各派政治势力经过旷日持久的博弈,终于在11月10日谈妥了。

  11日下午,伊拉克新一届议会举行会议,根据此前各政治派别达成的权力分享协议,会议先选出逊尼派阵营“伊拉克名单”推举的乌萨玛·努贾伊菲担任国民议会议长,接着又选举“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领导人贾拉勒·塔拉巴尼留任总统。塔拉巴尼随即宣布就任,并提名现任总理、什叶派阵营“法治国家联盟”领导人马利基连任总理,着手组建新政府。

  美国和伊朗都很高兴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韩国首尔出席20国集团(G20)峰会时表示:“这一(权力分享)协议是伊拉克现代史的又一座里程碑,仍然有挑战需要克服,但这标志着伊拉克新政府具有全面代表性,反映了参与投票的伊拉克人的意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称,伊拉克新政府已形成了足够的制衡机制,可以防止权力的滥用。阿拉维领导的安全委员会能对马利基领导的行政机构构成制约,政治决定将不仅由简单多数作出。

  据伊朗最大的英文报纸《德黑兰时报》11月13日报道,伊朗驻伊拉克大使哈桑·达那法尔11月12日称:“从昨晚开始,伊朗政府官员给伊拉克的一些政治人物打电话表示祝贺。”

  达那法尔大使说:“伊拉克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完成了伟大的事业,伊朗将大力支持这一事业。”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对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达成协议表示满意,称这一进展将推动伊拉克继续进步。穆萨说他已接到伊拉克高官邀请,将在不久后访问伊拉克。

  难以摆脱独裁传统?

  据英国路透社11月13日报道,伊拉克前总理阿拉维称权力分享协议“已经死亡”,他领导的政党“伊拉克名单”中只有一小部分议员可能参与或支持新政府。

  11月13日,路透社发表题为《马利基展示肌肉获得第二任期》的文章,对马利基重获总理职位表示忧虑,认为这可能意味着伊拉克难以摆脱独裁时代的传统,真正走向民主。

  该文称,很多逊尼派穆斯林感到,在伊拉克人口中占多数的什叶派欺骗了他们。他们还抱怨,由美国强加的民主,只不过是用一个什叶派强人取代了萨达姆·侯赛因的逊尼派独裁。该文援引一名中东问题专家的话说:“在当今的伊拉克,历史的回声仍在萦绕,人们总是很担心某个人集中大量权力。同时,这个国家又需要强大的政治领导人。”

  伊拉克正在黎巴嫩化?

  从这次伊拉克政治危机以三大派分配总理、总统、议长职位的方式来解决看,今后伊拉克有可能会走黎巴嫩的道路。

  伊拉克和黎巴嫩都是在一战后分别由英国和法国殖民者以“委任统治”的名义捏合在一起的国家,国内的教派和民族之间少有共同性。不同的是,黎巴嫩独立后一直施行教派分权的、穿上了西式民主外衣的体制,而伊拉克则经历了专制王权和复兴社会党一党专政的时期。

  黎巴嫩独立后由三个最大的宗教派别——基督教马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分别占据总统、总理、议长三个最重要的职位,按各派的人口比例分配各派的议席。目前,有的派别,如什叶派的真主党有自己的地盘和武装。

  目前,伊拉克的局势似乎正在走黎巴嫩模式,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美英军队消灭之后,伊拉克北部被库尔德人武装控制,在全国范围内则逐步形成了以教派和民族为基础划分势力范围的政治格局。然而,这种黎巴嫩式的权力分配与制衡格局远非稳定。黎巴嫩1975至1991年曾打了长达16年的内战。内战停止后局部冲突也时有发生,2007年1月真主党和政府支持者还发生了大规模暴力冲突。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即便伊拉克的新政权能避免内战爆发,并发展成名义上民主、实际上分裂动荡的又一个黎巴嫩,它在中东地区也难以成为“民主样板”。话说回来,即使伊拉克能避免黎巴嫩化,并建立稳定统一的民主国家,也不一定对美国有利。(本报特约主笔 孙力舟)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晓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