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英国首相卡梅伦将率“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访华

2010年11月07日 06: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英国首相卡梅伦将于11月9日和10日率领“历史上最大规模”访华团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继2007年12月率领英国保守党代表团访华之后,首次以首相身份访问中国。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11月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是中英关系的“重要时刻”,而卡梅伦首相此次中国之行则是双边关系中的“历史性事件”,“将为英国新政府在未来5年和中国建立良好关系打下重要基础”。

  阵容华丽:4位大臣和50位工商界人士

  访华期间,卡梅伦将分别与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进行正式会谈,还将与中方领导人共同出席中英工商峰会,并将在北京大学就中英双边关系和国际经济形势发表演讲。10日傍晚,他将前往韩国首都首尔,参加将在那里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

  之所以说卡梅伦此访派出的是豪华阵容,是因为代表团中不仅有财政、商务、能源、教育4位内阁大臣,还包括50位英国工商界顶尖人士。吴思田大使说,他们分别来自金融服务、零售、低碳、能源、教育、创意、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

  首要目的:加强中英经贸合作

  加强双边经济贸易合作,是卡梅伦此次访问的首要目的。11月9日上午,第三次中英经济对话将在北京举行,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将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领衔这场对话,而英国商务、创新与技能大臣文斯·凯布尔,将就经济、贸易、市场准入等问题同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进行会晤。吴思田大使表示,中英双方将在贸易、投资、商务领域签订协议和备忘录。

  “英国为国际投资提供了优秀的平台,伦敦在这方面的价值已无需多言。”吴思田大使4日表示。据英国驻华使馆提供的资料显示:英国被世界银行评为欧洲最为开放的经济体,并在“做生意便捷度”方面排名欧洲首位;英国是世界第二大服务业出口国和第六大制造业国家;即使市场不景气,2009年英国金融服务业的贸易盈余依然达385亿英镑。

  “两国经济有很好的互补性,而且重要的是,我们两国政府都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吴思田说。中国目前是英国在欧盟之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英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欧盟内最大对华投资国。2009年,英国对其他主要国家出口均出现大幅下降,而对华出口却增长了6.2%。今年1月至7月,中英贸易额已达266亿美元,同比增长32.1%,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此外,按投资项目计,中国去年已成为英国第六大外来投资国。

  能源对话:中英对话新领域

  开拓中英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新合作,是卡梅伦此次高调访华的另一重头戏。“能源对话是中英间一个新的对话领域,两国都是能源进口国,因此能源供应对两国而言都非常重要。”吴思田大使说。

  此次访华期间,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大臣克里斯·休恩,将就能源安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一系列广泛议题,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展开对话。此外,两国政府还将展开能源工作组会议,两国能源企业也将就能源技术等问题进行交流,并探讨合作项目。目前,中国是英国在低碳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最大出口市场。

  此访“不是改变,而是加速”中英关系

  两国还将加强在教育领域的对话,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将会晤中国教育部部长。吴思田大使表示:“目前有8.5万名中国学生在英留学,已经与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人数不相上下;而英国国内的中文课程及孔子学院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多。”

  如此“阵容豪华”访华,是否意味着卡梅伦政府期望中英关系出现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此,吴思田大使非常谨慎地表示:“不能用‘转折点’一词来形容这次访问,因为中英关系已经在积极的方向上走了很多年,英国充分意识到那些‘崛起中的国家’的重要性,而中国显然是这样的国家。”他还说,“维持中英两国之前良好关系的‘持续发展’”,是新政府的对华政策;这次访华将“不是改变,而是加速中英关系”发展。

  自今年5月执政以来,英国联合政府继续奉行“积极的对华政策”,外交大臣、财政大臣均已访华,两国还举行了新一轮中英战略对话。而此次卡梅伦如此大规模的访华,也正凸显了英国新政府对中国这一“日益重要的世界伙伴”的重视。 (本报记者 刘坤喆)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