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选举临近 美部分政客起中文名拉华人选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中期选举临近 美部分政客起中文名拉华人选票

2010年10月29日 05:50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自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数位华人活跃于美国高层,成为一道闪亮的风景。正值美国中期选举之际,华人候选人冲刺之时,华人选民也受到了重视。从忙于生计无暇他顾,到意识到通过选票争取自己的利益,几十年来,美国华人参政议政的姿态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我是一块砖,希望借此(为美国华人)抛砖引玉。”美国佐治亚州首位华人州参议员候选人关学君说。正值美国中期选举之时,不仅出现很多华人候选人,很多美国政客也都在积极拉华人的选票。

  美国州长用中文问好

  近几年,在政界崭露头角的华人不乏其人,涌现出一些华人政治明星,例如,卢沛宁出任白宫内阁秘书,骆家辉、朱棣文当上部长。华人的参政议政热情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2009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第71任州长鲍勃·麦唐纳的就职典礼就曾邀请众多华人州民前往观礼。麦唐纳从决定参选州长前就开始积极耕耘少数族裔小区,过去不受重视的亚裔选票,被麦唐纳视为“待开发的珍宝”。

  如今,美国中期选举将至,美国各路政坛人物纷纷“搬兵”拉关系,登广告表承诺,抢攻华人手中的选票。

  上个月,美国马萨诸塞州州长帕特里克竞选总部和亚裔支持者在昆市联合举办的“城镇会议”上,帕特里克有备而来,他自口袋掏出“小抄”,开场便以普通话和广东话两种语言问候大家,引来掌声和笑声,也拉近了与华人选民的距离。

  候选人推出中文广告

  许多政治候选人频繁前往华埠拉选票,甚至有许多非华人候选人在竞选公职时取中文姓名来和华人套近乎。

  旧金山地检官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就拥有一个中文名字“贺锦丽”;本次中期选举旧金山市议员候选人马里娅·科恩(Malia Cohen)中文名叫“郭娴”;竞选旧金山高院法官的律师迈克尔·纳瓦(Michael Nava)也有一个十分汉化的名字叫“李正平”。

  一些政治候选人还罕有地在华人电视台推出了中文竞选广告。

  加州共和党州长候选人、eBay前CEO梅格·惠特曼的中文竞选广告(普通话和广东话)就在离中期选举不到三周的关键时刻在多华人电视台播出,广告语直接指向华人群体最为关心的问题。不仅如此,惠特曼竞选总部还表示,他们将向全加州12.6万户家庭寄送以中文为主的竞选资料,争取华人选民。

  无独有偶,加州共和党副州长候选人马尔多纳多,也在10月6日来到华人聚集的旧金山造势,声称自己和亚裔社区关系紧密,同时也表态支持移民改革。

  华人参政积极性提高

  主流政治人物走入华人社区拉票的同时,更不忘搬出华人政要站台。

  纽约州竞争激烈的检察长之争,主参选人就各有华人拥趸。竞选连任的联邦参议员鲍克塞日前请来华人商务部长骆家辉站台助选。无论登广告宣传政见,抑或深入华人社区,主流政客看重的无疑是华人日益增强的选票实力。

  即便是在华人相对较少的佐治亚州,此次中期选举的主要候选人都已经轮流去华人活动的各种场合亮了相。

  从忙于生计无暇他顾到意识到选票能够争取权益,几十年来,美籍华人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正在不断提高。《星岛日报》曾指出,据纽约市立大学去年调查,华人选民在过去4年增加了43%。

  除了许多华人选民开始慢慢学习、了解美国的选举制度之外,各种选举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面孔闯入公众视野。在佐治亚州谷内郡,23年前从北京赴美留学的华人关学君博士在此次的中期选举中将作为候选人出马角逐州参议员。当被问及为何参选时,他说:“我是一块砖,希望借此(为美国华人)抛砖引玉。” 本报记者 马晶

  - 特写

  “重要的是投出这一票”

  从无暇关心到积极参与,一名美籍华人20年来的参政之路

  “重要的是投出这一票”

  佐治亚州美籍华人钱塘最近几个月的日子过得有点忙碌。美国中期选举已经进入倒计时,钱塘除了上班,又多了一项新的义务活动———她在忙着办活动、发邮件、上论坛动员美国的华人积极参加中期选举投票。

  初来美国无意参政

  在自己居住地区最大的一家华人超市,钱塘站在宣传台前,反反复复不辞辛苦地向前来购物的华人宣传投票的重要性,推动和帮助华人选民登记。钱塘写了一封动员选民登记与投票的公开信,发在网站上。每当得到一点点积极反馈时,她都会忍不住欣喜若狂。

  不少人觉得这些工作微不足道,钱塘却认为这是在为唤醒更多华人的政治意识而奔走。小小选票并非无关紧要,它也许关系着美国华人的切身利益和生存环境。“选票投给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投出这一票。”她说。

  作为改革开放后较早赴美、成为美国公民的第一代华人移民,20多年来钱塘对选票力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好折射出美国华人政治意识的逐渐觉醒。

  “80年代中期我刚到美国时,什么都不了解,只知道忙于学习和生活。”钱塘说。那时候,美国社会中的华人也不多。她回忆说,她刚在美国工作时,公司里除了她,根本看不到有别的从大陆来的华人。像钱塘一样,当时寥寥可数的在美华人每天为了生计而打拼,根本无暇关心政治。

  “小布什”触动了她

  不过,此后20多年,赴美华人越来越多,许多高学历、高文化层次的华人渐渐在美国站住了脚跟,美国华人的层次结构发生了变化。此时的钱塘已是美国公民,事业有所成就,心态也有所改变,她开始参加了社团,如中华专协,做一些义务活动,希望能把华人凝聚起来。不过,她还没有把注意力投注到政治问题上。

  直到2000年美国大选,钱塘才真正意识到选票的重要性。那一年,小布什以数百票的微弱优势获得大选胜利,入主白宫。钱塘说:“这忽然让我明白,原来每张选票都在发挥作用,每张选票都有可能改变结果。”当2004年美国再度举行大选时,除了正式注册为选民投票之外,钱塘也开始观察和思考华人在美国选举中的投票表现。

  但是,在美国的选举中华人投票率仍然偏低。钱塘说,自己身边的华人10人中可能有两到三人会去投票。

  她认为,华人投票不积极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方面,许多华人认为自己英语不好,没有能力去研究美国复杂的选举制度和候选人情况。另外,虽然很多华人成为了美国公民,但是心态上还没有融入,没想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也可以推动改变美国社会。

  “要通过选票争取华人利益”

  现在,钱塘正在细细研究属于她的那张选票。

  她告诉记者,这张选票上列出了35项需要选择,除了联邦议员、州长和其他州和所在郡的官员之外,还要对7项议案表态。“美国的选举制度的确很复杂,我自己也在摸索学习之中呢,不过,这些都不会妨碍投票。”她在电话中笑着对记者说。

  审视今日的美国华人,再回首20年前,钱塘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了变化。今天,华人的平均收入已超过了美国全国的平均收入。但是,钱塘仍然希望美国华人在政治上作出更多努力。“平均收入和政治地位并不能画等号。华人要通过参政提高华人群体的社会地位,通过自己手中的选票来争取华人的群体利益。” 本报记者 马晶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