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巴基斯坦特达9月22日电 (姚洪华)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已出动2批次近80名队员,在短短的20多天的时间里共救治患者一万余人次,危重病号100余例,受到当地政府和灾民的高度赞誉。
“快,准备卡托普利、静脉微量泵、心电监护……”9月21日上午11点10分,在“中国流动医院”,一位血压高达225﹨120 mmHg的巴基斯坦老人,奄奄一息,情况非常危险。首席医疗官、武警总医院副院长梁立武迅速带领唐红卫等几名医生展开抢救。半个小时后,这位名叫阿里姆的老人转危为安,脱离了生命危险。老人非常感动,通过志愿者表达谢意:“中国医生是我们好兄弟,感谢中国,感谢中国医生!”
“王军是个好医生!”当地志愿者夏这样评价王军。而曾接受过王军治疗的患儿父亲库桑却不这样认为。“好医生?不……”正当大家为他的回答感到诧异时,库桑接着说:“前面还应该再加一个‘最’字,他是最好的医生,是传递中巴友谊的白衣天使。”
9月13日凌晨2:40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划破夜的寂静。一名30多岁的巴基斯坦男子焦急地等在“中国流动医院”门口,怀中抱着的患儿呼吸急促、脸色苍白、脉搏细弱。
睡梦中的儿科医生听见声响,一咕噜爬了起来,随手抓起枕边的听诊器,迅速赶到内科帐篷。
患儿腹泻,不停地呕吐,已严重脱水。通过诊断,该患儿为急性胃肠炎,王军立即采取补液、抗炎和调整电解质紊乱等措施。好几次,患儿的呕吐物溅了王医生一身,但他全然不顾。2个多小时后,患儿的病情稳定。王医生回宿舍换身衣服,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孩子的父亲非常感动:“中国医生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这让我们非常感动。感谢中国兄弟,感谢中国医生对我们的救助!”
到达灾区后,王军和队友们一起不分昼夜地工作,把爱心献给巴基斯坦儿童,每天接诊儿童达100多人次,有时,为了多看一名患儿,甚至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饭。
“蛆,蝇蛆……”9月13日中午,在外科帐篷内,朱静和队友刘小丽全神贯注地为一名患儿清洗脚上的伤处。突然,在场的志愿者抑制不住恶心,转身冲出帐篷,一吐泻地。
面对一堆不停蠕动的蝇蛆,小朱的肠胃也一阵阵地翻动,但强烈的责任感让她意识到,走出国门,代表的是中国,代表的是中国医生,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挺得住。朱静和刘小丽平静地将蛆虫一条条取了出来,数了数,整整18条。
像这样的场景在她们眼里也许早已习以为常,但他们也常常因此而提不起食欲。“这样挺好的,刚好可以趁机减减肥!”本来就略显清瘦的朱静幽默地笑了笑。
“吃饭了,我来换你吃饭。”看到这句最普通不过的话,可能没有人会在意。其实,这只是护理组护士朱静用手做的一个扒饭的手势,示意已到午饭时间,仍坚守岗位的队友回去吃饭。
进入灾区后,由于当地气温高,加之劳累过度,护士朱静的嗓子上火发炎,又痛又哑,几乎说不出话来。即使这样,但她始终不向困难低头,一连几天都用手比划着坚持工作。
她们的真情付出赢得了当地灾民的尊敬,有位当地小姑娘每天都带着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到“中国流动医院”,送上为医疗队员糖果、发卡等礼物,来看望他们心目中最可敬的“中国女医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疾病面前,药品不足,再好的医生也会束手无策。”皮肤科医生李志强的话看似有些绝对,其实不无道理。
由于洪灾、卫生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当地群众皮肤病的发病率远超预计,特别是脓疮疹和皮肤真菌感染收治率非常高。
灾区成千上万的皮肤病患者等待治疗,“流动医院”虽携带了大量药品,但在海量的患者面前也显得很紧张。怎么办?作为医疗队药师的王凤林心情十分沉重。他和队友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地研究琢磨,极力想寻找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很快,他们发现,根据药理特性,结合临床经验可以将现有的一些抗生素通过加水、稀释等措施,能否将原为口服、注射用途的药品改为外用呢。他们经过反复地研究论证,试验取得了成功,缓解了皮肤病药品紧缺的问题。
“小创新”解决了大问题。他们这一创新在“流动医院”迅速推广,甚至有不少当地医生在药品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开始采用这一方法。得知这一情况,巴基斯坦当地的医生默汗默德专门从50多公里赶过来:“中国医生不仅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而且还善于创新、善于研究,帮了我们的大忙,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榜样!”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谢宏钰】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