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比一,最后一刻的“点球制胜”,使吉拉德领导的工党幸运地获得组阁权
文/刘延棠
随着独立议员罗布·奥克肖特和托尼·温莎9月7日宣布将支持朱莉娅·吉拉德领导的工党组建下一届少数派政府,澳大利亚大选后的组阁僵局终于打破。在此之前,另一名独立议员鲍勃·凯特对媒体表示,他选择支持托尼·阿博特领导的反对党联盟组建少数派政府。二比一,最后一刻的“点球制胜”,使吉拉德领导的工党幸运地获得组阁权。
在8月21日举行的澳大利亚联邦大选中,执政党工党获得众议院150个席位中的72席,反对党联盟获73席,双方都未得到过半议席,澳大利亚出现70年来首次“无多数党议会”即“悬浮议会”局面。这意味着两党都不能独立组阁,而必须争取独立议员的支持来获得微弱多数,以获得组建新政府的资格。
于是,占据一席的环保党派绿党和4名独立议员成为两方争夺的香饽饽,炙手可热起来。
选举结束后,工党党首吉拉德和反对党联盟领袖阿博特就立即展开与几名独立议员的组阁协商。9月1日,澳大利亚绿党唯一当选众议员亚当·班特宣布支持朱莉娅·吉拉德领导的工党,由此双方均为73席,打成平手。
分析人士认为,绿党与工党结盟在意料之中,因为重视气候变化政策的绿党在是否向温室气体排放大户收取排放税议题上与自由党意见相左。自由党领袖阿博特明确反对向企业征收温室气体排放税的计划,而绿党则是这一计划的坚定支持者。按照两党结盟协议,组成政府后,绿党将支持工党提出的预算法案,在任何不信任动议中支持工党领导的政府。不过,结盟协议没有提及征税幅度。
4名独立议员如何选择,决定了权力天平向执政党还是反对党倾斜。独立议员安德鲁·威尔基率先表明立场,他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用其“严格标准”考察两党各项政策,决定支持工党及其党首吉拉德组建新政府。工党离组建新政府仅差两席,而反对派联盟则必须获得剩下的3名独立议员的支持。此前,这3名先前同属国家党的议员曾表示将“形成合力、共同进退”,选择支持同一党派。因此,理论上一切皆有可能。
但对反对党来说困难不小,因为阿博特之前拒绝了独立议员的一些要求,而吉拉德有意应允独立议员的要求,阿博特批评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绝望的总理正以破坏威斯敏斯特体系的方式,试图保住政权。”
独立议员鲍勃·凯特7日首先宣布,支持托尼·阿博特领导的反对党联盟。反对党阵营追平工党。紧接着,最后两名独立议员托尼·温莎和罗布·奥克肖特基于“成立少数派政府后的政府稳定性”的考虑,宣布“入伙”吉拉德的工党阵营。
组阁悬念终于尘埃落定。要知道,1940年澳大利亚选举出现“悬浮议会”时,澳大利亚人民等待了足足5周的组阁时间。
获得组阁权后,吉拉德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表示工党已做好准备在未来3年建设一个稳定和高效的政府。她说,工党政府将以国家和人民为根本,从澳大利亚现代政治出发,进行议会制度改革,使其更加公开和透明。她表示,工党政府唯一的目标就是为澳大利亚人民服务,因此政府将更富责任感,工作方式将更为实际和积极。
尽管在谁组阁问题上分出了输赢,但事实上从竞选开始,工党就无必胜的把握。由于工党内部吉拉德“逼宫”事件,工党在民调中支持率较低。而工党在一些问题上的态度使其丧失了民众的支持。如工党政府对其在2007年作出的执政承诺并没有很好兑现;其在气候变化、难民和庇护者等问题上态度不够积极主动;此外,工党政府希望引进高额矿业税,使其失去了来自矿业集团和公司的支持。在上一届众议院中,工党占有83个席位,阿博特代表的反对党联盟占有63个席位。
另外,澳大利亚实行以工党和反对党为主的两党制,而这次竞选中少数派政党崭露头角。绿党获得其有史以来在参议院的最高支持率,国家党和独立党派也纷纷赢得关键席位。其主要原因是民众对政府不满,对两主要政党的政策都不完全认同。特别是绿党,作为第三方不但首次在众议院拥有了席位,而且在参议院的席位也从过去的6个增加到9个,意味着在未来政坛上绿党的发言权和制衡能力将越来越大。独立议员也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大选的结果很可能会长期改变澳政治格局,是澳大利亚走向“政治多元化”的开始。
“悬浮议会”再度出现后,短期看带来了组阁难题,长期看则可能引发很多问题,比如未来政府的不稳定,提出的施政方针在议会遭到否决,等等。
工党执政,有利于继续实施其内外政策。比如,新政府可能将施行吉拉德之前提出的30%的矿业税,2012年将可能启动碳交易计划以应对气候变化,另外,工党还承诺把缩短原住民与非原住民之间的差距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3名独立议员来自乡村,政府对于偏远地区的扶持肯定会大幅增加。对外政策方面,工党和反对党在国防和外交方面的大部分政策是一致的,应该不会有大变化。
在对华问题上,在工党执政的3年间,中澳高层互访频繁。选举前,工党政府的外交部长史密斯就表示,澳政府一向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并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对华合作与经贸往来。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晓涛】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