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解放伊拉克人的旗号,美国果敢的插手伊拉克的内部事务。它甚至不惜出动军队将既有的权力基础推翻。而当伊拉克人民将国家的命运寄托于他们,7年间日益恶化和失控的局势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伊拉克人心头升腾起对未来的热望,却也点燃了人们心头深藏已久的忿恨。
撤军意在掩饰战略失败 ?
有分析认为,美军此时撤兵亦为掩饰在政治上和战略上的失败。在推倒萨达姆政权的7年半后,伊拉克不仅未转变成体现西方价值观的稳定国度,反而在美军的占领下成为一个新的半殖民地,美国只能靠打派系牌阻止全国性的反美抵抗运动兴起,以避免重蹈越战式羞辱性撤兵的覆辙。
事实上,美国退兵很可能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驻伊美军发言人兰扎少将曾透露,留下来的5万美兵仍会继续执行“保安”和“反恐”任务。此外,美军还将驻伊任务“外判”,现时在当地已有约10万人以私人承包的方式为美方工作,其中超过1.1万人是全副武装的雇佣兵,大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由于他们不是美国人,一旦战死也不会引起美国国民的反战情绪。
“美国人体面地输了”
对于美国最终从伊拉克撤走13万作战部队,而留下5万多训练部队,国际社会不禁怀疑美军是真撤还是假撤?5.6万名美军是否会摇身一变又成为担负作战任务的部队?
对此,国际军事问题专家宋晓军直言:“美军这次撤军行动是真撤。打仗靠的是士气,如果一支战斗部队离开一个地方,你再让他们回去,要让他们重新恢复这个士气几乎不可能。此外,打一仗需要几百万种、上千万种的零配件,这套战争支持系统要再搬回去,非常困难。”
对于5万美军是否会摇身一变成为新的“作战部队”。宋晓军分析说:“应该不可能。真正的大规模作战部队都撤走了,这5万多训练部队撤走只是时间的问题。”
7年多的伊拉克战争是否会随着驻伊美军最后一批战斗部队的撤离而画上句号?这场战争美国到底算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对此,宋晓军表示:“美军这一仗,体面地输了。因为为了这场战争,美国人打了7年多,死了4000多人,花掉了近1万亿美元,可美国人却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包括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
宋晓军分析指出,“美国人的政治目标是希望通过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扶植一个亲美的傀儡政权,但这个政权应该还是代表逊尼派的。”然而,伊拉克大选已经过去了5个月,美国人支持的前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虽取得选举胜利,却不受什叶派的马利基等人承认,至今分歧严重,新政府迟迟没有产生,伊拉克正处于政治真空之中。
8月16日,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名单”中断了与现总理马利基领导的“法治国家联盟”的对话,组阁谈判又陷入僵局。与此同时,已经半独立的库尔德地区则可能出现更强的离心倾向。
宋晓军分析说:“美军撤离后,阿拉维要想主导伊拉克的秩序,就难上加难了。而马利基代表的什叶派政权只会与同是什叶派的伊朗走得更近。”
此外,宋晓军指出:“美国人的经济目标是通过发动伊拉克战争,控制中东的石油,进而控制某些发展中国家,但现在7年多过去了,美国人的小算盘没打响。”
或卷土重来?
就在驻伊美军撤离还不到一周之时,美军驻伊拉克最高指挥官称,伊拉克安全部队正在为驻伊美军的撤离做好准备,但如果伊拉克局势需要,美军将重新在伊执行作战任务。
对于美国来说,美国政府一向都非常重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历届政府都把中东视为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越南战争结束后的20多年中,美国在中东采取军事行动的次数和规模超过了其他任何地区。
早在1995年,美国国防部公布了《美国对中东的安全战略报告》。这份长达40页的文件全面阐述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长远战略利益。《报告》重申,“冷战结束后中东仍然是美国的关键利益所在地区,美国为了保护和扩展在该地区的利益将不惜动用任何手段,包括诉诸武力”。
多年以来,美国的中东政策时有变化。冷战前,美国着重依靠以色列,压制阿拉伯民族主义力量,遏制苏联势力增长。冷战结束后,美国无可置疑地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并在中东地区确立了其主导地位和作用。它的政策从克林顿总统以“西促和谈”和“东遏两伊”为特征的中东政策,转变为布什政府的重点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的安全,而不是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而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又提出了“大中东民主改革计划”,“企图以伊拉克为跳板,将美式民主、自由制度和价值观强加给所有中东国家”, 促使阿拉伯国家以致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奉行伊斯兰教的国家都实行美国式的民主。不管美国对中东的政策怎么变化,它始终围绕着美国本国的国家利益采取适时的行动。同时美国的中东政策也给中东地区国家民族的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因此,简单的认定美军撤出伊拉克标志着美国人将彻底远离中东地区还难言其实。在付出了巨大的金钱和财力代价后,美国人决不会将中东地区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予其他大国和地区强国,一旦觉得时机合适,或许美国大兵的身影又将重新出现在这片动荡的土地上。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欣】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