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反恐时代” 海权较量将成中美关系主要矛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后反恐时代” 海权较量将成中美关系主要矛盾

2010年07月19日 10:15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中国周边海域上的阵阵惊雷与美国《纽约时报》上一则涉及“东突”报道的“落地无声”,看似遥远的两个迹象,却似乎在预告着中美正在迈步进入“后反恐时代”。

  挪威的警察抓了几个企图袭击西方目标的“东突”分子,《纽约时报》惊诧曰“东突”分子居然“在与自己的目的(将新疆分裂出中国)毫无关系的西方国家发动袭击”,并承认“确实存在着一个激进的疆独组织‘突厥斯坦伊斯兰党’,这与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的说法是一致的”。虽然这些话在我们听起来简直是马后炮了到不知所云的地步,但总算得上是一种进步,显示出“国际社会已经接受了中国立场:“疆独”分离分子已被看成是对稳定局势的一种威胁”。

  可是,我们能不能得出结论说“接受了中国立场”的西方世界从此将认真考虑与中国携手打恐,不再玩弄“一个人的恐怖分子是另一个人的自由战士”那套把戏呢?自“9·11”以来的中美反恐合作是否能得到切实加强,起码能突破雷声不大雨点基本没有的长期窘境?甚至我们能否乐观憧憬一下中美反恐合作将化解至少是缓解两国日渐尖锐的安全分歧?或者像我们的一些人曾经主张的那样,以中美在反恐问题上的共识和合作推动两国的安全对话与建立互信?具体说来,用西部反恐来换取包括海洋安全在内的安全互信?

  客观地说,以上期望变为现实的可能性要远远小于章鱼保罗猜错足球比赛结果的概率。

  美国媒体“接受”中国的立场绝不意味着被“接受”了的主张会成为美国政府的政策基础。承认“东突伊斯兰党”是恐怖组织和承认“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合理性”在美国看来其实并不矛盾,他们还是可以一边抓捕在阿富汗支持塔利班的“东突”分子,一边任由“东突”分子在国会山摇晃那面蓝色破布,就像他们以前做过的那样。

  美国无论是媒体层面还是政府层面同意中国也面临着恐怖分子的威胁和美国支持中国的反恐斗争根本就是两回事儿,更不要说与中国开展反恐合作了。当年美国亦曾在中亚国家的帮助下缴获过“东突”势力袭击美国外交机构的计划,又怎样呢?并没有影响到美国拒绝将“东突”分子转交给第三国供养起来。

  进一步推论,即使中美在反恐问题上的共识有所提高,不管这种提高是表现为中国争取到美国发表声明谴责“东突”势力分裂新疆的图谋,还是中国按照美国的要求为驻阿美军提供外交和军事意义的支持,都不会对中美两国的安全“对话”气氛产生奇妙影响。因为对于从反恐战争的迷梦中清醒过来的美国来说,回答谁是反恐盟友这个问题已经远远不如判断谁是新兴军事对手要更为关键和紧迫了。

  “新阿富汗”战略以后,美国从反恐战场上摆脱出来的心态日渐明显,这不但是因为“反恐”越反越恐已经没什么便宜好占,更是因为在过去十年美国忙于“反恐”的时候,一些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甚至更早就被美国确定为战略敌手的国家实力有了明显的恢复或者增长,比如俄罗斯和中国,这一点已经引发美国的强烈忧虑。

  “9·11”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美反恐合作”即便更多的是表象而非实质,但毕竟“反恐”成为美国的首要战略需求,客观上给中美关系提供了一定的“战略机遇期”,美国对华政策更多从“遏制”转向“接触”。

  如今,美国已经基本确定了从阿富汗抽身的战略,与此同时,奥巴马上台后,悄然放弃了同时击败两个敌人并改造其中一个敌人的政权性质的狂妄战略,却加强了新型军事力量建设,以确保美国在新军事技术革命进程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防止新兴军事大国的崛起,对于美国来说,远比抓到本拉登要重要得多。

  或许可以争辩说,至少对眼下的美国而言,击败“恐怖主义威胁”和确保传统军事霸权同是重点,至少美国是这么表述的。可能吧,但这也无法保证美国会在对华关系语境下同时思考上述两个问题。

  至少在美国对华政策中一度暂居幕后的“防止战略对手崛起”的考量,已经走上前台。近期无论是“2010环太平洋演习”的耀武扬威还是美国航母在是否参演黄海问题上思量再三,都恰是未来中美关系如何演进的试金石之一。后反恐时代,确保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海域的绝对优势、防止一个新兴军事强国崛起将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因素之一,海权较量和安全课题或将成为左右中美关系的主要矛盾。(叶海林)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