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六月二十日电 题:《明报》老总眼里的新闻自由
中新社记者 董会峰
“你找张健波这样不听话的人做总编辑,《明报》能否过渡‘九七’都成问题。”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一位香港资深媒体人士对张晓卿(《明报》大股东)说。
张晓卿随后当面询问张健波的看法。张健波答:“在香港办报,不是讲听不听话的;最重要是把握时代脉搏,找事实,讲道理,拿捏好分寸。”
十年过去了,当谈起这件往事,张健波说:“我是一个有话直说之人,在新闻界有很多朋友,也得罪了不少人。但我可以告诉你,回归十年,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目前依然是华人社会中言论最自由、新闻自由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我在‘九七’回归前十年加入《明报》,至今回归十年,见证了《明报》编辑部在回归前后的变化——《明报》编辑部现在享有的编辑自主权,堪称二十年来最高。”
新闻界曾有两大担忧
张健波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九七”回归前,香港新闻界有两大担忧:一,香港回归后,还有没有新闻自由?二,市场竞争和利益驱动之下,“煽色腥”会否在报刊泛滥成灾?
“回归十年来,大家的第一个担心并没有发生,基本上新闻自由没有多大转变。媒体独立运作、自主经营,该赞则赞,该批评就批评。有美国同行来问我,香港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十年来变了没有?我说,你去九龙尖沙嘴或铜锣湾看看那些标语和口号,就明白今日香港有多么自由了。”
“不过,从大学进行的民调看,有两点值得我们省思:一是媒体的‘煽色腥’情况依然严重,以至媒体的公信力不断下降;二是部分市民、新闻业者感觉媒体的自我审查比以前有所增加。”
“商人办报未必不好”
随着去年《信报》易主、创办人林山木(林行止)淡出,有人形容是香港“文人办报”年代的结束。对此,张健波说,很难去评论,因为何谓“文人办报”、何谓“报人办报”,概念模糊,众说纷纭。
“商人办报,未必就不好。关键看这个老板是怎样一个人。是一心赚钱,还是有所理想,兼顾社会公义。香港有线新闻台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是商人办的,但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新闻报道有声有色。”
“就《明报》来说,老板(张晓卿)人不在香港。他定下编辑方针,总编辑负责执行。目前,编辑部拥有大约百分之九十五的自主权,是二十年来最高。”
“在香港办报、办媒体,一看老板,二看市场。但新闻工作者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我们自己的能力如何。香港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资讯发达,记者应在保持冲劲的同时,提高自身质素和写作水平,加强对国家、对国际问题的研究。”
“向左走?向右走?”
举凡媒体,皆有立场。传统上,香港媒体依政治立场不同,分为左、中、右。
张健波说,香港回归后,媒体一定程度上面临“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问题。十年过去,大格局未变,依然是中间报纸数量最多。
“《明报》创办四十八年,坚持做一份中立的报纸,不表示对政治无立场。比如,《明报》坚持民族立场,反对分离主义;同时反对战争、反独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有人说我们在特定议题上中间偏右,陈水扁则说我们是共产党的报纸。”
“媒体最重要的,还是能否坚持是非,追求客观,不公器私用。”
“就左派报纸而言,也可以办得很好看。《文汇报》近年来的努力令人称道,其转型不但见乎版面设计,还在于报道内容和社评的深化。”
下一个十年
“十年之后,香港传媒市场会变得怎样?”
面对记者的问题,张健波想了想说,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现代科技、互联网的发展,让人“永远想不到”。
他说,过去十年,香港媒体有两大变化和冲击: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发展模式和读者群体;免费报纸异军突起,三份免费报纸日发行近百万份,直逼十多份传统付费报纸的总发行量(约一百二十万至一百四十万份)。
张健波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纸本,用笔画出一个二00七至二0一七发展示意图。他说,未来《明报》的传统读者或减少,但明报新闻网站则呈现点击率、广告收入节节上升之势。
七个收音机
张健波系明报“三朝元老”,先后担任查良镛、于品海、张晓卿时代的总编辑或执行总编辑。“这三位老板各有所长。论才华、勤奋,查良镛先生令人尊重,今天在香港还没有第二人。”
每天,《明报》编辑部要开四次会,策划、商定次日的重点新闻及评论。“除了开会,我每天必不可少安排二、三个小时的‘传媒消费时间’。十年前,我订阅十份报纸,后来减至七份,现在只有两份。如今更多的时间,是上网看新闻。对我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闻不断在发生。我中意这份工作,如饥似渴,在追求事实真相中得到满足。”
张健波透露,他在新闻上“中毒”很深。为了随时了解、捕捉本港、两岸及国际新闻,他在家中不同的位置摆放了七个收音机,包括洗手间,随时打开收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