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六十载休戚与共 香港放眼未来北望神州——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国运六十载休戚与共 香港放眼未来北望神州
2009年10月01日 0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九月三十日,香港举办“爱我中华 喜迎六十”2009全港学界庆祝国庆文艺汇演。四百多名来自全港中小学和幼稚园的学生表演舞蹈、管乐鼓乐等精彩节目。图为香港小学生表演鼓乐雷鸣庆欢腾。 中新社发 张勤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香港九月三十日电 题:国运六十载休戚与共 香港放眼未来北望神州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于晶波

  从北京到香港,直线距离约二千公里。如今坐飞机,也只是约三个半小时的距离。

  新中国六十年华诞,北京是庆典的聚焦点;但早从半年前已渐次展开庆祝活动的香港,气氛同样炽热。此际此时,港人更多地在度量国家与香港的关系,定位香港未来的角色。

  不妨先简单回顾这一甲子中,国家与香港间的一些故事——

  建国之初,新中国受到西方国家全面封锁。香港为祖国打开通道,输送大量急需物资。五十年代,更有不少香港年轻人毅然奔赴内地,投身祖国建设。

  当香港面临困境,北京一样对同胞伸出援手。五十年代,时任总理的周恩来下令开行三趟快车,每日风雨无阻将日用品等物资源源运至香港,保障港人日常所需的供给,亦助平抑物价。

  当香港遭遇大火灾、大风灾,尚不富足的祖国仍数次送来款项和粮食。六十年代,香港水荒严重,北京特批建供水工程,令“东江之水越山来”。

  内地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赋予香港大量商机,更令这座大都会成功转型为国际商业和服务中心;香港则为内地输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成熟的市场经验和管理经验,“香港因素”成为内地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力。恰如特首曾荫权回顾所言,“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扮演了先锋的角色”。

  香港回归前,中英谈判时,中方据理力争,要为香港留足家底。香港回归祖国后,国家对香港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

  回归翌年,香港即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中央政府表态掷地有声:“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助力特区政府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击败国际炒家,赢得关键一役。

  二00三年“非典”疫情甫平息,国家即为香港送来CEPA、自由行的“大礼包”,帮助遭受疫情重创的香港战胜危机,亦使香港的繁荣更进一步。

  二00八年爆发金融海啸后,中南海及时展开挺港部署。总理温家宝年底会见晋京述职的曾荫权时宣布,推出包括金融合作、经济合作、基础设施等七个方面的共十四项强有力措施,支持香港克服金融危机,继续巩固和提高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实质的措施,至今仍在持续推出。

  连月来,我们走访不少见证香港与国家共同发展的城中名流,听到不少经年积淀的肺腑之语。当中听到最多的词,是“血脉相连”、“休戚与共”。

  为何国家与香港之间,在一甲子甚至上百年的风雨历程中,总能无私地守望相助?香港工联会会长郑耀棠说,因为内地与香港血浓于水、骨肉相连。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则说,内地跟香港就是“两父子”,关系当然“非同一般”。

  在香港,这座曾经与祖国割离的城市,看到“冬大过年”的习俗,看到早茶和点心的招牌,看到公园中习拳练剑的人群,看到今天香港年轻人能说越来越标准的普通话,看到不久前一场名为“祖国不会忘记”的展览中在东江纵队照片前驻足良久的长者……人们不难看到,无法抹去的家国、血缘的情怀。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说:“在国家六十年的成就中,也凝聚了我们香港人的智慧与付出、艰辛与汗水。”而今天,伴随着国家的崛起,港人更深明,香港的经济发展,需要与国家更深、更积极地融合。当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时,香港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北望神州,在今后国家前行的道路中,香港究竟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曾荫权说,香港可发挥“一国两制”灵活性,增加软实力,配合国家对外战略;香港亦要发挥金融优势,促成大中华经济圈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互补与进一步合作;香港还利用既有优势,与珠三角共同提升产业结构,开拓高增值新兴产业,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他相信,认清时势,把握机遇,香港就可以在区域合作和国家发展中继续扮演“无可取代的角色”。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说,香港应强化联系内地与国际的双向桥梁作用;可协助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应成为制度创新的示范区;可成为带动大珠三角合作和发展的重要引擎;可作为内地人才培养的基地。

  不论如何,在国家经过六十年成长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正如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所说,“香港一定要想好自己的定位,否则就会被赶超。”

  普通的香港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度量在这个大时代中自己的发展。一位为了生意常常行走于内地与香港两地之间的年轻的服装店老板的说法颇有代表性。他最深的、也是最直接的体会就是,香港今天已经与国家“密不可分”。(完)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