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7日电 据澳门日报报道,毫无悬念,崔世安铁定成为澳门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对于未来的“崔特首”,相信许多人都好奇,想深入了解这位将引领澳门前进的舵手不为人知的一面。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又担任了近10年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崔世安的公众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一般人对崔先生的第一印象,应该是他温文儒雅的态度,和说话时的淡定从容,使人想到古语所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可是,在公众形象之外,崔世安又是怎样看待自己出身的家庭呢?又怎样看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澳门,和服务了二十几年的澳门人呢?他的平时生活又是如何的呢?在紧张的竞选拜访活动间隙,记者抓紧机会向崔世安了解他的心路历程。
我来自中产家庭
参选行政长官以来,崔世安的家庭背景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他一再强调父亲只是个小商人。崔世安对记者坦然说,他并非像外面说的来自有钱有势的家庭,而只是个普通的中产家庭。他说自己的父亲是个低调的中产人士,从事建筑、饮食生意,还卖过樟木杠。“爸爸很重视家庭生活,对两个儿子都很好;只要有时间,就会聚在一起,有时会去渔棚买鱼食、游泳、饮茶、游车河。”
崔世安小、中学都在澳门读书,到中五毕业,16岁前往夏威夷完成最后一年中学课程,可算是少年早慧。之后,就到美国本土念书,一直到拿取博士学位。
令人奇怪的是,崔世安似乎没有“子承父业”的打算,在美国念的是卫生管理。他说这是个人兴趣,家里没有给他压力。“我喜欢做对人的工作,卫生工作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对人工作。”他更笑说,当时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选读卫生专业,可以走研究或教学的路,若不行,“一般都可以有一份稳定的政府工。”其时崔世安可能没想到,日后他非但打了份政府工,更是最高级的政府工,一个决定将关乎几十万人的福祉。
自16岁离家,崔世安只在放假时才有机会回澳探亲,没想到,这成了他人生的一大遗憾。1983年,26岁的崔世安已在美国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可是,他无暇庆祝,反而匆匆收拾行李赶返澳门,因为当时他父亲已病重入院。“返澳后在镜湖医院陪着父亲过了30多天,之后他去世。”崔世安说,10多年的分别后,书已读完了,但却没有时间和父亲好好相处,是他最大的遗憾。自从父亲过身后,崔世安至今仍与母亲住在一起。
父亲的早逝,令崔世安终生遗憾。不过,这也说明他今天的成就,是靠个人努力拼闯出来的,完全没有“父荫”。
被骂后更懂尊重
虽然来自中产家庭,崔世安留学时并不像一般纨袴子弟般享乐度日,却跟当时许多留学生一样兼职赚钱。“第一份留学兼职是在一家意大利餐厅洗碗,之后在学校饭堂打工;读硕士、博士时在酒店内做餐饮工作,除了厨师外,几乎所有粗重工夫都做过。”回忆起自己的留学岁月,崔世安不禁莞尔一笑。
记者问崔世安这段打工日子有何体会?他说就是学会对人的尊重很重要。“当你被人骂得多,你就识得尊重别人。我上一年在立法会也曾这样说,你要被人骂吓,才体会到打工仔的心情。感受过被人骂后,更懂得尊重人。”在日前一个与青年人见面的场合,崔世安再次强调“被人骂”的磨练:“有时候被人骂,被人冤枉,是人生的历练,对个人成长、谋发展乃至将来创业帮助很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