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香港回归12年抗危机能力增强 两渡大危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专家称香港回归12年抗危机能力增强 两渡大危机
2009年06月26日 02: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五日电 题:巴曙松:香港回归十二年抗危机能力增强

  中新社记者 张量

  十二年前,香港刚刚回归祖国怀抱就面临来势汹汹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十二年后,香港再次面对破坏力更加强劲的国际金融海啸,两次危机香港都是与祖国携手共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在香港回归十二周年之际,接受了本社记者的专访。作为两次危机都在香港亲身经历的内地学者,巴曙松亲眼见证了香港回归十二年来在危机中的成长。

  回归十二载 两渡大危机

  “香港受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大,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在港的不少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在香港市场减持股份,将资金调回本国总部应对危机,因此,外向度高的香港市场受到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香港股指就一度跌落一万六百点。”

  巴曙松说:“但是,这次金融危机中,香港股指能够从最低点迅速反弹至一万九千点,在全球股市中引人瞩目,其背后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在及时的刺激内需政策推动下,比欧美经济率先见底和复苏,由此引来大量国际资金流入香港市场。因此,这也体现了一个有强大祖国支持的香港对国际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以及在危机时期的应对能力。”

  香港恢复迅速,除了中国内地经济率先复苏的支撑效应,巴曙松认为,还与这些年来中央政府对香港的一系列扶持措施密切相关,也与香港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相关。CEPA、发行债券、开放自由行、内地企业香港上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都使香港不断累积了抗风险、应对危机的能力。

  回想起十二年前金融风暴袭港的情形,巴曙松认为与今天有很大的变化:“第一次金融危机,资产泡沫破灭对香港社会的冲击非常大,种种因素使得香港社会一度存有恐慌情绪,加上非典等的影响,更是加剧了这些冲击。但是经过第一次与内地携手共渡危机后,香港吸取了经验、改进了经济金融体系。上一次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香港财经决策者体现了智慧和勇气,连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者索罗斯日前在接受访问时都承认这一点。而这一次金融危机,香港财经界则增强了应变能力,并将由此推动香港的多元化经济,不断扩大香港与内地经济的整合,香港经济应对危机的能力也由此不断增强。”

  而更重要的一个变化,巴曙松认为是两地融合的观念。他回忆说:“与一九九七年香港遭遇第一次金融危机时相比较,十二年后的今天,香港民众在与内地交流融合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共识——香港要与内地携手共对危机,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如果说第一次危机时,香港与内地的融合是以港商为主自发形成的,并没有完全上升到官方层面,那么现在香港与内地的融合,则是已经被纳入到整个珠三角的规划中来的深度整合,成为政府搭台与企业共同推动的进程。香港回归的十二年间,与内地不断磨合,最终落在珠三角区域整合上来,从一个企业为主体的无意识行为成长为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的有意识的整合行为,这是一种进步。”他并指出,这种整合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香港伟大活力在于“开放、灵活”

  香港回归以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一直是港人萦绕心头的追问。作为长年研究经济问题并有香港经验的学者,巴曙松由衷地说:“香港伟大的活力在于她依托中国经济崛起大背景的开放性、灵活性,灵活的机制、随机应变的能力、国际化的经济金融体系正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在战争时期,香港一度可以成为全球的造船中心之一就是一个证明;九七回归,夜校里都是学习普通话的人……她总能够不断去适应新的环境。而香港的发展奇迹正是精巧结合了中国崛起的机遇与全球化的视野。其经济发展依靠的重要力量之一是基于作为内地与世界联络的重要平台。今天,香港作为中国联络世界平台的功能进一步加强。”

  “现在中国已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的国家之一,无疑为香港提供了很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持,祖国对香港的影响在不断增强。但是在中国以渐进的方式完全融入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之前,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特别是金融体系方面,在中国依然对不少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管制之前,香港有很多可以作为之处,比如可以作为内地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试验平台,不仅有助于推动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且可以为内地的金融改革提供借鉴。同时,从发展趋势看,香港完善的金融体系可以承担中国的财富管理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以及吸收国际的流动性的中心。”巴曙松说。

  “走出去”最佳平台 香港大有可为

  他特别指出,“香港已经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由强调吸引外资,向对外投资与吸引外资并重的转变过程中,香港在继续担任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平台之外,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最为重要的平台和第一站。”

  同时,巴曙松也指出:“香港也是中国所独有的一个优势,这是其他‘金砖四国’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其他国家只能不远万里去异国他乡,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拓荒,而中国有香港这一国际化大都市作为走出去的最佳平台。”

  巴曙松还指出,随着香港市场的发展,与内地的交流,即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障碍扫除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这就需要两地政府能够发挥作用搭建各种交流的平台,从而真正实现“背靠内地,尤其是珠三角,并面向亚洲,辐射全球”的战略构想,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也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完)

【编辑:巫峰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