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1日电 2006年选委会界别分组选举投票10日得到各界别选民的积极参与。大部分选民表示,主要看重候选人是否能为业界争取利益,能代表业界说话,为大家做出贡献。并表示普选要循序渐进,不会专门为争取有竞争选举而随便投票。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从事地产界逾10年的欧阳先生,10日和太太赶到跑马地的礼顿山小区会堂投票站投票。他说,一早就决定了心仪的候选人,“主要看重他们的政纲、平时的表现,是否能代表业界利益,推动香港发展。我不会专门为了争取有竞争选举而选择候选人。如果对香港经济没什么帮助的,投了没有用!”欧阳先生认为,这次投票率比以往高,主要因为回归后,香港公民有了选举权,“政治事务参与性比以往高了,我觉得应该尽一份公民责任。”
法律界是竞争激烈的界别之一,由42位候选人竞争20个席位。在法律界工作的庄先生表示,很早就收到多位候选人的宣传资料,介绍他们的政纲等。对于有候选人以争取有竞争特首选举为政纲,庄先生说:“最重要还是看他们对业界利益的贡献能有多少。民主已经在市民的心中了,不一定天天这样口头喊出来,那些人有些沽名钓誉了。”亦有选民不认同特首选举是小圈子选举,认为达到普选,要循序渐进。
在港岛多个票站看到,选民们普遍都是“有备而来”,即投票之前已经斟酌好心仪的候选人,所以花在票站里的时间并不长。对于每个票站门口摆放的一个挂满候选人名单和照片的简介架,选民们很少使用此工具。就记者观察,选民都是来到票站后,直奔登记处。
来自IT界的关小姐说,几天前已经研究过候选人的政纲,“要看看他们的行动是否真实真诚,讲与做是否一致”。关小姐还说,公司有很多同事在外地工作,不能回来投票,所以来之前也和那些同事沟通过,“我也代表他们来投票,大家希望选出真正代表自己界别,能与政府沟通的人选。”
投票站内还可见不少长者的身影,他们很多已退休在家,但仍不忘履行公民责任。从事会计业超过30年的罗伯,今年已经75岁高龄,昨日他来到北角官立小学票站投票。“会计师工会寄信给我叫我来投票,我觉得应该履行自己一份责任。”罗伯说:之前收到很多候选人的宣传数据,他已认真考虑,不会随便浪费手中的一票,“要考虑他们(候选人)以往的名声,最重要选那些能代表我们说话的,因为要由他们选出特首的嘛。”
票站管理方面,秩序良好,除了每个票站的主任、工作人员之外,门口也特别用黄色胶纸划出投票区,有警员把守,非投票人士不获进入,所以记者数次被警员客气地请出到区域外采访。曾参与上届选委会票站统筹工作的北角官立小学票站主任谭利星说,今次安排比以往更加流畅,无论在器材还是流程运作上都有改进,“选委会之前的准备和指引工作做得好好”。(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