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十二日电 题:登上中环天星码头最后一班“告别航”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十一月,十一日,午夜,十二时。香港,中环,天星码头。五艘天星小轮,响起汽笛一片,发出摩斯密码-─长短短短--长短长长--短,即英文的BYE,中文的“再见”。
随后,五艘天星小轮逐一启航,驶向对岸的尖沙嘴。一千八百位市民与百多位嘉宾,借一段十分钟“告别航”,集体表达对中环天星码头的惜别之情。
因应中环填海计划,有四十八年历史的香港中环天星码头,是日最后一天提供服务。午夜十二时,发出这五班“告别航”后,即拉闸“落幕”。新的天星码头在十二日即时启用,距离现有码头七、八分钟的路程,编号为中环七号及八号码头。
市民自发的告别活动,持续进行了数日,人们在码头爱丁堡广场上签起绳圈,挂上一句句告别词。既有“你永远留在香港人的心中,愿新码头能与你薪火相传”,也有人对政府拆除中环天星码头表示不满,指称“无视历史,消灭记忆”。
送别活动昨夜达到高潮:子夜十二时,码头爱丁堡广场上的大钟,悠悠响起十六下香港市民耳熟能详的音乐钟声,接着是十二响报时钟鸣。随后,大钟灯光熄灭。
据说,这口大钟是香港最后一个机械大钟。一九五八年安装在钟楼内,与英国伦敦大笨钟系出“同门”。当年由比利时国王赠予英国怡和洋行一名东主,其后转赠予天星小轮。
随着最后的钟声,广场上的市民,一片尖叫,镁光灯也闪成一片。有市民自发组织的告别乐队,此时奏出爵士调别曲,一些市民,听着听着,哭了。
中环往尖沙嘴登船处,十一时半即已落闸。闸外,有青年人持了麦克风,不断发出歇斯底里的哀叫;闸内,一班未有领到告别航登船证的老记,向有份登船的同行狠击两拳,委托代为“告别”。
临近十二时,最后一班从尖沙嘴过海的天星小轮抵港,船内船外镁光灯闪烁。
甲板放下,涌出有不少专程前来达乘告别的市民。一位张姓母亲,带着十岁女儿,从天水围赶来。明显是新移民的母亲说:“我们很少过来的,是想让孩子多了解一些香港”。
来自英国的Joyce,则兴奋地既拍小轮,又与记者互拍:“我的朋友,都对香港的天星小轮印象好深。拍这最后一航的照片,回英国后放在我的酒吧展示”。
就在旅客一下一上的当儿,身着雪白制服的船副,站在甲板与码头之间,既维持着安全,又好脾气地让人“影”了又“影”;平素几乎不被人看见的操纵甲板工人,是晚也穿着崭新的一袭深蓝工装,每见有镜头对着自己,立刻挺直胸膛。
随着甲板的收起,船舱内响起一片欢呼,以青年人为主的“告别航”,热闹仿佛嘉年华:
电视记者,趴在船舷,摄录下最后的离岸镜头;在船舷完全离岸的一刹那,人们向着码头挥手、尖叫;最多的是举起相机,记录下自己与天星码头告别的时刻;同时出发的几艘“告别航”错船,人们尖叫着打招呼,然后互相成为镜头里的影像。
船舱内,一位似乎有亢奋的男子,在船舱里不停地行礼、致敬。一位耿先生,特地带着妻儿登上“告别航”:“我和太太以前‘返工’常常搭这轮渡,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一对小恋人,明显不想被打扰,悄悄立在船尾,面向天星码头告别着。忽然,传来一阵歌声:Happy birthday to you……,原来一个小白领女恰好今日作寿,就与一班“姐妹淘”登上了天星码头“告别航”。
一个码头的搬迁,引起市民如此强的情感投入,记者对此间公民关注公共事务的意识,叹为观止。
从北京回港的文化人陈冠中,是日上午在亚洲文化合作论坛的演讲中表示:香港是一个文化“杂种”城市,包容各种历史与文化的记忆,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有一天,人们会发现,拆除中环天星码头,“错了”。
正在此间观察香港文化生态的龙应台女士,是晚对她的一众学生说:历史,会记住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