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30日电 香港《大公报》5月30日发表社评说,香港绝大多数传媒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作出了出色的采访和报道,感动了市民,对救灾工作、对港人社会的家国情怀都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社评摘录如下: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曾荫权昨日(29日)下午在礼宾府会见曾经前往四川地震灾区采访的香港新闻从业员,高度赞扬他们专业精神、竭诚工作,令香港市民得以及时关注及了解灾区的情况。
照片显示,参与会见的从业员人数约有一百人,这已是一个庞大的队伍,但这仅仅是奔跑在灾区第一线的一群,在他们背后,尚有大批媒体编辑、记者、美工及剪接、排印等后勤人员,同样在紧张工作,灾情才得以第一时间详尽呈现在观众及读者眼前。不过,奔跑在灾区第一线的当然是最劳苦功高的一群,正如特首所说,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本港市民不可能如此快速得知灾区的严峻情况,社会也不可能如此迅速形成人人关心、个个捐助的救灾热潮,特首昨日会见并给予表扬,绝对是应有之义,香港社会及市民大众也同样要对他们表示感谢。
近年来,“港记”工作已以勤快、高效、灵活驰名,在内地媒体以至国际媒体中都“独树一帜”。而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香港传媒这种高速、高效得到了最惊人的发挥,巨大的余震还在持续,多家电视台的记者、摄影师以及文字传媒的记者、摄影记者已经出现在灾区最前线,不少记者甚至是与救灾队伍同步进入汶川重灾区的,武警官兵背着的是挖掘工具,传媒队伍背着的则是摄影器材,前者目标是救人、后者目标是报道,需要的同样是强大的体力以及坚强的精神和意志。而从镜头前可见,不仅不少男记者做到了,还有多位年轻的女记者也做到了,那种新闻当前不畏艰辛、不甘后人的专业精神确实令人佩服和感动。
而更难得的是,香港传媒记者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份专业精神,更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关切之情,在镜头前展现出来的除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山崩地裂、楼房倒塌之外,救援队伍一个个奋不顾身的拚命挖掘,以及从瓦砾堆中抱出的惊惶小脸,都一一映入了观众眼帘,令人看到了地震天灾的无情,也看到了同样是天地动容的人间有情。可以想见,在灾区,有多少血淋淋的可怕场面可供拍摄,但香港传媒记者只是恰当地展示了地震的巨大破坏力和灾情的严重性,并没有刻意煽情和渲染,而是将更大的注意力放在官兵武警救人的努力,温家宝、胡锦涛先后赶赴灾区指挥救灾、慰问灾民时泪盈于睫的情景也及时展现在观众眼前客观报道当然是新闻工作者的天职,但“港记”都是中国人,目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同胞遭逢如此巨大的不幸,如果仍然隔岸观火、无动于中,一味强调“刺激”,则这样的报道不但不可能感人,这样的记者也决不能说得上是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香港绝大多数传媒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作出了出色的采访和报道,感动了市民,对救灾工作、对港人社会的家国情怀都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