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1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10日以《香港新方向》为题,发表连任后的首份施政报告。香港各大报章今日大篇幅解读报告的亮点并发表评论表示,施政报告体现了曾荫权的六大施政思路,而曾荫权开门见山地点出香港定位:“香港只有立足国家,才可以面向全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这个定位,将引领香港人去把握未来黄金十年的机遇。
香港《文汇报》文章指出,综观全文130段、2万多字的施政报告,富有香港特色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并体现为六大施政思路﹕立足加快发展、立足提升竞争力、立足改善生活质素、立足强化社会参与、立足提升管治及施政效能和立足找准香港定位。有分析人士指出,6大思路结合政府、社会、个人,糅合经济、民生、人心,兼顾历史、现实、未来,紧密相联,环环相扣,互为基础又互为动力,如经济蓬勃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提升竞争力既可促进经济又可体现个人价值,社会参与既能提升施政效率又能促进社会和谐,等等。
香港《大公报》社评指出,这份名为《香港新方向》的施政报告以及曾荫权本人,今天在一些传媒报道及评论中必然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质疑与揶揄,包括批评报告措词用语“内地化”,什么“三个坚持”、“十大建设”是“学足大陆”……;但是,“报告”为香港的未来发展勾画出了一幅新的蓝图,其中有全球、有国家、有特区;有政府、有企业、有市民;有经济、有文化、有教育……而且都有了新的定位和取向,这一努力和成果,又岂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论者所可以全面否定的?
但是,正如曾荫权自己在“报告”中所说,光有方向、光有愿景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可以实现愿景的方案;而“报告”提出的具体方案中,又以“十大建设”和十二年免费教育影响最广,也最受注目。
《文汇报》社评指出,是其实,在这些具体的构想和政策之外,施政报告还有三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行政长官与本届政府施政理念的突出体现,对于香港的未来而言,或许更加重要。
一是提出“进步发展观”。这是继“强政励治”之后,曾荫权对政府及他本人施政理念的丰富和完善。这是一个既有针对性又有包容性的重要理念,相信会引发港人共鸣。
二是坚持以发展经济为首要目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这一点上本应没有异议。但是,香港这些年始终存在着抬高民主议题、压低民生议题的现象,曾荫权强调经济民生的施政主轴,显示出身为领袖的政治定力,有利于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
三是重申与国家同步发展的战略思路。施政报告再度把香港与内地融合提上议程,主动提出配合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拟订,进一步厘清香港未来的走向以及在国家建设中的角色,并从港深共建大都会、粤港合作、泛珠三角合作三个层次,谋求实质性进展。树立起这样的战略思维,香港就可以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蒸蒸日上,立于不败。
曾荫权把他的这份施政报告命名为“香港新方向”,有了上述三点,真的是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