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3日电 在对中国产品震天价响的指责声浪背后,几个掷地有声的问题,经中国官方和西方媒体不约而同地反问,越来越被凸现出来:“中国制造”出现的问题,完全是中国单方面的责任吗?那些摆出一副“得理不饶人”姿态对中国穷追猛打的有关国家,就真的能将责任撇个一干二净吗?香港《文汇报》发表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张智新的评论文章,来厘清“中国制造”中的外国责任。
文章称,中美之间的产品安全风波自去年爆发以来,迄今仍有持续发酵之势。其实,只要拨开那些震耳欲聋的喧嚣,理性冷静地分析中国产品遭遇“安全门”、“质量门”的前因后果,就能清晰地看出:外国商家、政府机构及其新闻媒体,对于“中国制造”出现的问题都难脱关系——只不过有责任大小差异而已。
首先是设计责任。涉及安全和质量风波的中国产品中,绝大多数均是按照进口方的设计要求与标准生产的。以中国的出口大件——玩具为例,有两个70%是众所周知的:一是中国玩具占到全球市场的70%,另一个则是中国玩具出口业务有70%属加工贸易。
其次是检测责任。尽管中国出口检验检疫部门要承担相应的检测责任,但这并不意味著作为设计、经销方的外国商家就能免于承担这方面的责任。无论是出于营销成本考虑还是因工作疏漏,抑或别有用心的侥幸心理使然,平时减少检测批次、降低检测比率,出了问题不是依照既定或者国际贸易惯例分担责任,而是一股脑推向生产商,正是这次中国产品风波中暴露出的不少外国商家的不光彩嘴脸。
再次是成本责任。外国商家无视中国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正在上升等现实,为一己之利而拚命压低进口订单成本,逼迫中国生产商选用原料时只有选择低端产品,也是造成类似玩具油漆铅含量超标等问题的重要客观原因。
此外,还有产品标准衔接责任。中国厂家生产时是严格按照出口国相关技术标准出货,但等产品到达销售终端,甚至已卖到消费者手中时,其质量安全标准可能已经更新升级了,此时商家出于商业伦理而进行的产品召回行动,当然不是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更不是生产方违规生产。前述1820万件中国玩具被召回,就属于此列。
当然,许多“中国制造”还出自在华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之手,产品出了问题或者被妖魔化,外商及其所在国家总不能还一脸无辜地狡辩为“这全是中国人干的”吧?文章指出,只不过,一旦“中国制造”有了风吹草动,“中国”这个最能吸引眼球,或者最能挑动某些人兴奋和敏感神经的词语,总能压倒上述所有外国责任,成为媒体大肆渲染的焦点。
文章表示,可见,要及时厘清“中国制造”问题中的外国责任,从近期看,既要利用权威声音阐明外国企业的责任,更要开展媒体公关,利用国外舆论开展反“妖魔化”宣传;从中期看,就需要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强化出口贸易谈判的价格博弈、风险均担意识,同外国商家合理分担分险和责任;从长远看,则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玩具等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地位,被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所取代,并能像日本的汽车、家电等产品那样,由本国控制研发、设计等核心上游,而将产地移至出口国本地,那么像目前这样“外国人赚大钱得实惠、中国人赚小钱背黑锅”的尴尬境地才能得以根本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