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6日电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副教授王家英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发表文章,就十年来港台关系进行回顾并前瞻未来。全文如下:
自1997年中国大陆正式走向改革开放和1987年台湾当局逐步放宽台湾人民到大陆投资、探亲和旅游之后,两岸关系开始从原来的隔绝对抗走向快速上升的交流互动。然而,由于彼此之间的政治分歧未解,台湾当局坚持在北京未承认台湾为对等政治实体前,两岸不能建立直接的“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香港在九七回归前作为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和与大陆地理文化相接相通的独特优势,顺理成章地在两岸之间担当起重要的中介桥梁角色,分别与两岸建立了紧密的互动关系。港台互访旅客从1987年的约29万人次激升至1996年的超过200万人次,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台湾中转香港往大陆的旅客,而港台贸易总金额也从1987年的58亿3000万美元剧增至1996年的200亿4000万美元,当中绝大部分也是两岸间接贸易。
然而,香港的九七回归无可避免地会对港台关系造成冲击,原因是回归之后的香港已不再是一个超然于两岸关系的英国殖民地,而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是两岸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北京、台湾当局和特区政府不务实处理有关改变,“后九七”的港台关系便未必能顺利过渡,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倒退。
务实处理港台关系
可喜的是,回归前后近十年来的发展,无论北京、台湾当局和香港特区政府,在处理港台关系问题上都十分务实,尽量将香港政治地位的改变所可能引发的政治干扰减至最低,最终使回归十年的港台关系大体上能平稳发展,持续进步。
首先,在北京方面,在回归前的1995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钱其琛代表国务院公开发表了后来所谓的“钱七条”,作为北京处理“后九七”港台关系的基本政策和方针。“钱七条”的总体原则是对港台关系发展采取政经分离的模式处理,即尽量做到维持原来港台之间的经贸和民间交流不变,但在政治上则力求台湾在香港的活动不会违反其所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在北京的务实处理下,最终至关重要的台港海空航权安排问题得以在回归前完满解决,而台湾驻港机构也顺利过渡九七。
在台湾当局方面,基于其在香港的庞大利益,回归前数年已制定“不撤退”的政策,其后并草拟和通过了“港澳关系条例”,以立法的方式,将香港与中国大陆作出区隔,使香港不受其现行的两岸关系条例影响。根据“两岸关系条例”,在两岸政治分歧未能有效解决前,两岸不能“三通”。换言之,“港澳关系条例”的立法确保了九七后的香港继续保持“第三地”的角色,原有港台之间的“三通”关系便不会因香港政治地位的改变而受到影响。在这种务实思维的主导下,如前所说,回归前台湾当局已与北京顺利地解决了港台海空航权安排问题,回归后更逐步放宽香港居民往台湾旅游的签证程序,包括让香港本地出生的旅客可以在抵台后申办落地签证,为进一步改善港台之间的交流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至于一向讲求务实主义的香港特区政府,面对两岸当局的务实取向,其对台政策自然更展现出务实主义的色彩。总而言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政府的对台政策基本框架是根据中央“钱七条”的政经分离原则发展港台关系,也就是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尽量防止台湾当局利用香港推动有违“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活动,但在民间和经济层面,则尽量加强沟通,减少障碍,提供方便。
简化台旅客签证程序
基于这样的务实原则,回归第三天特首董建华便委任叶国华为特别顾问,专责沟通与台湾的非官方交往,这样的安排,在港英时代是没有的。其后,特区政府亦逐步简化台湾旅客来港的签证程序,2001年底更推出了网上签证。其他积极措施还包括在2002年同意中华旅行社在香港国际机场设立分行,以更有效服务中港旅客;同年,更将港台关系直接纳入政制事务局处理,让港台关系朝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在两岸当局和特区政府三方共同努力下,港台互访旅客从1997年的约200万人次进一步上升至328万人次,而港台贸易总金额也从1997年的206亿美元大幅上升至2006年的315亿美元。有关数字所反映的回归十年间港台之间更趋频繁的民间和经贸来往关系,可谓不言而喻。
前瞻未来,由于中国大陆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只要目前两岸三地政府的务实取向维持不变,港台关系的未来毫无疑问仍有大量的发展空间。唯一的隐忧是,近年台湾岛内对“法理台独”的推动日趋激进,两岸政治矛盾有加剧之势,而作为两岸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港台关系,尽管有其特殊性,仍难免面对不少的压力和风险。要有效化解有关压力和风险,除了特区政府必须维持一贯的务实主义对台政策之外,两岸的政治和解更是港台关系和两岸关系走向全面长治久安的必要前提。毕竟,港台关系不可能完全摆脱两岸关系的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