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5日电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由百年殖民者英国手中交回中国。台湾《联合报》发表文章指,十年来,香港历经金融风暴及SARS重创,经过数度与内地的经贸关系磨合,如今又繁荣如昔。作为“一国两制”首件实验品,香港十年的起伏与外界的预期大相径庭,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意识上的微妙变化,值得玩味。
内地与香港仍在不断磨合
下尖沙咀地铁站楼梯的人群鱼贯而行,突然一阵骚动,靠左行的人龙一下子全被挤向右边。原来,一批习惯右行的大陆旅客迎面而来,他们不得不闪身换边,但行进的速度却没有改变。
回归十年,香港与内地的“接轨”,就像这地铁站的景象,仍在不断磨合。但正如街头越来越多的“兑换人民币”窗口,越来越畅行无阻的普通话,名牌店前喧宾夺主的大陆买家,左行的香港人碰到右行的内地客,也已司空见惯到脚下无需犹豫。
回归十年,高耸的大楼不知平添多少,香港人生活节奏紧张如昔,社会仍充满冲刺“创富”的气息,超大型起重机依旧盘踞在港湾和都心建地上。
中央措施为香港注入活水
这十年,以二○○三为界,堪称是“六苦四甜”。香港回归后四个月,即遇上腥风血雨的亚洲金融风暴,港股从一万六千点暴跌至六千点,繁华剎那变萧条。其后SARS爆发,香港作为自由港却爆发最严重的疫情,经济和社会人心双双跌至谷底。此时,香港楼市已跌至不及九七的半价。
这个经社双重危机,却刺激了香港社会对自我意识的反省。同年,中央推出CEPA、自由行等措施,为香港经济注入一股活水。加上全球“中国热”,烘出近四年的好景。
香港今天繁荣三大原因
“香港今天的繁荣,应归因于它的天时、地利、人和。”赴港发展十八年的台商王禄誾说。
说来简单,却有一番硬道理。当年“财富”杂志预言“香港已死”,除了低估港人的“务实”,更大的盲点是对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政治弹性作了严重的错误判断。
看中环皇后大道中,名牌专卖店一家家开起来,似乎还来不及应付门前的内地访客。这些在名店前大排长龙等候入内的大陆客,不论是打扮入时或穿著土气,其出手之阔绰,消费能力之惊人,别说十年前的香港人难以想象,这些名牌公司更是做梦都想不到。
开放自由行后,访港大陆旅客由○二年的六百八十万人,飙升至去年的一千三百六十万人,占香港游客总数的五成四。香港四年前市况复苏,这是最明显的一股动力。
“九七概念” 尽付笑谈中
毫不留恋地,香港走过了回归十年,留下当年被过度诠释及炒作的“九七概念”。
一批集邮和钱币收藏家最近重新聚首,谈到十年来的收藏,就像一场大梦,尽付笑谈中。“当年投资了好多在回归概念上,回归纪念币、印有女皇肖象的邮票。”钱币邮票商李荣辉想到自己的痴狂,都觉得好笑:“想不到,如今都变成废纸啰!光算这批收藏,就亏了几百万。”
回归十年,香港正式告别了九七悲情,不再留恋。香港没死!香港还在面对挑战。(王丽美、陈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