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8日电 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指,提起国际政治,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争夺,敏感地区爆发的冲突,以及国际舞台上的矛盾与斗争等等,绝不会与气候扯上关系。即使在几年前,也没有人想到气候会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话题,甚至在拥有世界最大话语权的八国集团峰会上“登堂入室”,被列为头号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令人深思,它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变化将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文章表示,今年在德国召开的八国峰会,虽然议题不少,但头等重要的议题却是气候政策,因此而被戏称为“气候峰会”。虽然八国集团过去也讨论过气候问题,但如此集中地将气候问题作为会议主题,在八国峰会历史上尚属首次。
本次八国峰会前夕,有关国家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就气候问题大做文章,争相取得最大话语权。一贯在气候问题上特立独行的美国,居然在峰会前出人意料地提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长远战略”。美国始终拒绝签署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指责,为了改善形象,布什此次竟然也高举起改善气候的旗帜,把自己打扮成“保护地球的积极分子”。分析人士认为,布什此举主要目的是想夺回气候问题上的主导权,避免在这次峰会上成为别国攻击的目标。对美国提出的“长远战略”,东道主德国据说很不以为然。其实,各国虽然在气候问题上的调子唱得都很高,但涉及到具体措施时,却又变成了“行动矮子”,如美国对制定明确的减排目标一直持拒绝态度。
文章指出,也许此次峰会在气候问题上难以达成什么共识,但气候问题成为八国峰会的主题,这本身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随着经济、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问题,而气候问题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它将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基础。因此,“气候意识”的增强,将有助于国际关系的转型,减少世界政治的冲突诱因,因而是值得肯定的。(施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