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字旗——降下。
五星红旗——升起!
大雨滂沱,1997年7月1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陆海空三军,从北起深圳沙头角、南至蛇口妈湾码头,由陆地、空中和海上,进驻香港,正式履行防务职责。
倾听了156年5个月零4天《上帝保佑女王》的香港同胞,开始熟悉激昂、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
10年风雨,金融风暴、禽流感、非典、经济复苏,驻港部队和香港同胞,同呼吸,共命运。
如同“香港之死”的无知预言破灭一样,苛刻的香港媒体如今自己承认:“平时驻军就像是隐了形,凡举植树、献血、清洁维港、灾难救援等公益和治安活动,驻军总是悄悄出现,并作出最大贡献。”
最近的香港民意调查显示,香港市民对驻军的认同率和满意率逐年上升。
数字无言,却最有力。
驻港部队司令员王继堂中将、政委张汝成中将袒露心声:10年来,驻港部队官兵严守军纪,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无愧于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称号。
讲政治
纪律常常讲 都是“不锈钢”
驻港部队是“窗口”,它是世人了解军队、党和国家的窗口,守纪律、重形象是驻港部队官兵们的共识。
1997年7月12日,驻港部队航空兵团战士陈建伟进港后第一次外出执行公务,途经狮子山隧道时,前面大货车影响了视线,他驾驶的三菱车跟着货柜车进了自动收费车道。当时部队进港不久,还没有办理自动收费手续。
回到部队,他立即将这件事上报领导。当天下午,团里就派人带领陈建伟赶到隧道管理处,他们对工作人员诚恳地说:“今天我们来,一是道歉,二是补缴隧道费,三是接受处罚。”
隧道管理处工作人员了解实情后,连声说:“佩服,佩服,解放军真是文明守纪。”
驻港部队地位特殊,面临的考验也分外多。2005年3月,原汽车连排长李浩可带车到深圳采买办公用具,香港一家杂志的编辑上前搭讪:“解放军先生,世界各地的读者对中国军事的话题都很感兴趣,我们杂志栏目缺少一个特约记者,每个月付3000元酬金,不知你有没有兴趣?”
李排长斩钉截铁地说:“对不起,驻港部队的纪律不允许担任。”事后,李排长及时向连队反映了情况。
哨兵小刘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天,他在营区门口值勤,一位老外走上前来,用生硬的汉语对他讲:“我是一名国旗收藏爱好者,我的收藏中还差一面五星红旗,你能不能把这面五星红旗卖给我?”说着指了指不远处旗杆上的国旗,并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美元。
“不行!”小刘毫不犹豫地回答。
老外以为钱少了,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沓更厚的钱。小刘一看,这老外也太不了解我们了,随即义正词严地说:“国旗是我们主权的象征,你出多少钱都不可能卖给你,还是请回吧!”
据统计,10年来,驻港部队官兵因工作关系与境外媒体、外国驻华机构、外军来访人员打交道5000多人次,无一人擅自违规交往,先后组织近2.39万名官兵外出游览购物,无一人违纪。
强防务
武艺练不精 不是驻港兵
有人说,驻港部队在香港市民中的声誉于2004年8月1日的大阅兵后又高涨了一大截。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共进行过13次大阅兵,这13次阅兵都是在10月1日,地点都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香港举行阅兵,还是第一次,因而备受关注。
为了领到免费参观券,不少香港市民通宵排队,1.5万张参观券不到两个小时就派发完毕,3万多香港市民在石岗营区目睹了阅兵的盛况。
好像是为了考验受阅官兵,8月1日当天,香港暑气灼人,烈日炎炎。10时30分,阅兵式开始。雄壮的国歌声令人心潮澎湃,前往观看的嘉宾和市民全体起立,向国旗行注目礼。
3000多名受阅官兵分为仪仗队、9个徒步方队、两个装甲车方队和3个空中直升机编队,依次通过检阅台。
整齐的队伍,一致的步伐,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