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前的环境
香港在回归前,青年人普遍对国家了解不足。当时学校推行国民教育的重点,都集中于学科知识的探讨,较少将‘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作为发展方向;推展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那时,香港青年人对自己的国民身份的理解比较模糊,“我是香港人”、“香港的中国人”等概念由是衍生。
回归后的机遇
1997年以后,社会开始期望年轻一代,能够培养出清晰的国民身份认同,并为香港实施“一国两制”作出贡献。
近年国家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的焦点,为国民教育的推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2001年推行的课程改革,就强调培育国民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主要政策包括:
将“认识自己的国民身份,致力贡献国家和社会”列为七个学校课程宗旨之一。
将“德育及公民教育”定为课程改革四个关键项目之一。
将“国民身份认同”确立为“德育及公民教育”中,五个优先培养的价值观之一。
在各主要学习领域、小学常识科课程及新高中课程,将培育学生国民身份认同置于重要位置,加强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和国情的认识。
推行国民教育成为重要的教育议题,在不同场合,教育统筹局都清晰地向大众表达上述信息。此外,本局还采取了以下具体方法,推动国民教育,包括:
增拨教学资源:提供不同类型的资助计划,如‘赤子情、中国心’资助计划,帮助学校发展具校本特色的内地交流活动;本局亦筹办在北京进行的‘香港领袖生奖励计划:国情教育课程’的学习活动等。
提供师资培训:为教师提供一连串的师资培训课程,加深他们对国家历史、文化、国情等方面的认识,并提高其推行国民教育的策略和技巧。
制作教学资源:制作不同类型的教学材料及资源网站,协助教师在校内推动基本法教育和国民教育。
举办教学活动: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例如到金紫荆广场考察及举办与升旗有关的学习活动、升旗训练,并透过认识近代历史及伟人的学习活动等,让学生了解国情、文化和历史等。
推行伙伴合作:加强跨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并协同各个民间组织机构的力量,共同推动国民教育,例如资助成立国民教育中心。
推行策略重点及成效
“认知”、“情感”及“实践”三个层面的培育,是提升学生国民身份认同的必要条件。
国民教育经过10年的推动,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成效渐彰。根据教统局及不同民间机构所进行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学校普遍已将推动国民教育,列作重要的发展目标;本港中学生对国家的认同程度持续上升:他们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也认同自己爱国家。
从学生参与大型国民教育学习活动后的响应,可见他们对国民身份认同有所提升。有学生表示:“参加国情教育课程前,我十分坚持自己是香港人。不过,当我在北京学习,与当地学生相处后,这个想法便渐渐改变,我开始感觉到自己与中国内地的人都是一样的,是同一个民族,都是中国人。”也有老师表示,课程能引发他们从新的角度看自己的国家,“挑旺了对同胞的情”。
学员回到自己的学校,都担上“国情教育大使”的责任,在校内与校外积极推动国情教育,发挥“连锁效应”,将影响深化和扩散;更有学员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连系起来,除了计划到内地升学,更打算将来回国家,发展自己的事业。
总结和前瞻
未来推动国民教育的工作,本局将会总结实践经验,朝着三个方向迈进:(一)深化北京国情教育课程的学习元素,让参加学员能更深入了解当代国家国情,以便在学校推广;(二)抓紧国家发展的契机,例如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航天科技项目的成就等,配合适当的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时事的认识之余,亦提升其对国家的自豪感;(三)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并让他们藉欣赏国家的文化精髓,建立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来源:香港文汇报 教统局总课程发展主任 德育及公民教育 张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