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坊:郎咸平
198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曾经执教于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亚洲开发银行中国银行改革治理顾问、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2001年下半年在国內股市极力推广“辩方举证”以及“集体诉讼”措施以保护小股民的正当权益,强调国家对股市等方面强化监管,因此得名“郎监管”。
监管,监管,还是监管!谈起香港回归10年话题时,郎咸平又表达了他对监管的情有独钟。郎咸平认为,多重监管让香港股市受益。
这个因强调监管而得名“郎监管”的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教授,笑称自己不是经济学家。生于中国台湾,学在美国,现在中国香港工作的郎咸平虽然不是“土著”,但他最常说的是“我们香港人”。
郎咸平强调,香港的另外一个宝贝是:历经多年形成的信托责任。
何谓信托责任?简言之,信托是指张三基于对李四的信任,将财产权委托给李四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信托责任由此产生,它是指李四(受托人)对张三(委托人)所负有的严格按张三的意愿(而不是李四的意愿)管理财产的责任。
郎咸平说,在香港,很少看到员工下午五点多就吵着要回家,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信托责任。当然,郎教授认为,这种信托责任的形成来自公平公正的监管体制。
还是监管!
受人之托完成使命的责任感很强
香港雇员晚上十点钟、十一点钟下班很少会有怨言,很少见到香港员工下午五点多就吵着要回家,因为他们知道把工作干好是应该的。
新京报:回归十年来,香港或香港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答:过去,香港人对内地可能在心理上有一些排斥,但现在恰恰相反,很多香港人都喜欢上了内地。香港人比较现实,这几年在经济上对内地依赖加深,心态可能发生了变化,比如,现在在香港讲普通话就是一种光荣。
新京报:你认为香港的发展得益于哪些方面的优势?
郎咸平:一般而言,香港人比较讲究实干苦干,香港的信托责任也比内地强很多。香港大部分员工对公司的信托责任是内地员工所缺乏的。在香港的公司里,雇员晚上十点钟、十一点钟下班很少会有怨言,很少见到香港员工下午五点多就吵着要回家,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的信托责任,把工作干好是应该的。
新京报:同香港相比,内地信托责任到底差距在哪里?
郎咸平:同香港相比,内地员工也非常缺乏信托责任。香港企业家到内地办厂,常会遇到一些他们不能理解的事情。
比如,有的员工在公司做了一两年后就不愿意再继续做了,就会辞职和别人合伙开一个类似的公司。香港人一般认为,你好好做事,我好好对你,你凭你的能力升职,而在薪水方面我尽力给你照顾。那你为什么还不干呢?我认为这就是大陆员工信托责任缺乏的一种体现。
新京报:内地应该如何弥补不足?
郎咸平:我希望内地公司员工,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民企,都要多学学香港员工的信托责任。在企业信托责任方面,关键是还有很多内地企业不了解香港企业运作情况,这就需要媒体宣传,我在此也希望通过贵报号召和提倡这种信托责任。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