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现代人的感动,与其说在于一见钟情,不如说在于最后钟情?”
——本·雅明
★ 本刊记者/王艳
去年11月11日,香港的天星码头停航,当天有15万港人乘坐小轮以示缅怀。午夜时分,数千人聚集一起,手持蜡烛向码头道别。
5个月后,皇后码头也走到了最后一夜。没有倒计时,没有欢送,只有300人拍照留影,规模小了许多。不过,这淡淡的离愁别绪里却添加了火药味。十多个文物保护组织成员,将“不告别”的横幅挂在皇后码头的牌匾下,反对政府拆除码头。
其实,皇后码头的命运早已定下。2000年,特区政府提出发展中环的第三期填海工程,为拆迁码头咨询民意,当时没有多少人反对,如今规划定了却又生出变故。
简陋的建筑,稀薄的历史
为什么是“皇后码头”而不是“女王码头”?香港之外的人多半会有此一问。意料之外的是,几位香港友人都无法解答。几番考证只得到一个模糊的答案:皇后码头可能是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而建,只是早年香港一律将女王误译为是皇后;也有可能是为乔治五世的玛丽皇后而建。
既以皇后为名,这个长方形的码头却实在有些简陋得过分。一些柱子撑起水泥顶棚,三个小型船只泊位。码头有一家小吃部,售卖零食和饮品,岸边有三个长方形白色的“皇后码头”和“QUEEN'S PIER”的牌子。
坊间有个说法,皇后码头与咫尺之遥的爱丁堡广场、香港大会堂,都是以一个英国小镇的建筑为范本。在上世纪50年代初筹划中环海滨这个建筑群时,主事者可能做梦也想不到香港会有今日这般风光。
准确地讲,现存的皇后码头已经是第二代了。首座皇后码头建于1925年,1954年就埋身于填海工程。那座码头倒是十分气派,维多利亚式的拱门和圆柱,顶部覆盖钢铁,耗资20万港元,建筑费是当时一般码头的10倍。仅从外观考虑,它较之现在的皇后码头,应该更具保留价值。然而,当时并不见有人出声“捍卫”。
虽然不复旧观,但皇后码头却一直是英国女王及其御用代表的身份象征。历届港督就任,都会乘坐游艇在皇后码头登岸,在爱丁堡广场检阅三军仪仗队后,再到大会堂宣誓就职。1989年,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访港时,也是在皇后码头上的岸。
从海上来,经海上去。历届港督告别仪式,也都在皇后码头登船离去。
不过,关于皇后码头见证香港回归历史时刻的说法,却是个误会。10年前的6月30日,查尔斯王储和“末代港督”彭定康改在添马舰基地登船离港——因为已经没有维系传统的机会和必要了。所以,彭定康回首时的“著名”表情自然也与皇后码头无关。
除了那些罕有的大日子,皇后码头绝大部分时间是寂寞的。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