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进入第十个年头后,一度强势的港元也迎来命运的转折点。从2006年以来,人民币加速升值,到去年11月份,内地银行港币现钞的买入价(市民将手中港币卖给银行的价格)首次跌破1比1之后,今年1月11日,港币兑人民币交易价格也跌破1比1的水平,报1∶0.9997,这也是人民币汇率13年来首次超过港币,上演了一次“大逆转”。
人民币兑港币汇价在建国以后50多年中几经大起大落,背后有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大支持,其变迁至今仍为大家所津津乐道。而人民币在香港从寸步难行到畅通无阻,期间也折射出两地经济地位国内与市民心态的巨大变化。
1945年后
三家银行发行香港流通货币
1945年以后,香港地区流通的货币是由三家银行发行的,即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有利银行,1元以下的则由政府发行。到1959年有利银行被汇丰银行收购,这一时期的港币钞票均由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5元以下硬币由政府发行。1994年中国银行开始在香港地区发行钞票。到目前为止香港地区有三家银行发行钞票,即汇丰银行、中国银行和渣打银行。
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之所以仍旧使用港币,就是为了香港自有的金融体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自由发展,这倒也符合港人治港的方针。
改革开放前
港币不值钱但能换侨汇券
据史料记载,在解放初期港币仍然在广州流通,因为人民币当时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信用。直到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发行新人民币,以新兑旧1比10000的价格回收旧版人民币,人民币才逐渐在群众中建立起信用,港币逐渐淡出广州的流通货币市场。
由于广州人几乎家家都有香港亲戚,香港与广州经济在上世纪60年代后逐渐拉开距离后,当时不少广州人的生活开始接受香港亲戚的接济。家住香港的许大姐还清晰地记得上世纪60年代港币兑人民币的汇价,很多年都是100∶42.7,当时许大姐的父亲在香港做牙医,虽然艰苦,但每个月都会寄100元港币回家。当时国家的外汇储备非常缺乏,所以100元港币虽然只能在银行领到42.7元人民币,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领到同样金额的侨汇券。
据了解,当时的侨汇券上印有十元、一百元等金额,并配有副食品券1张、购物券1张、粮食1斤、油1斤等副券。那时候国内食品供应紧张,侨汇券相当于那时的粮票,很多东西如果没有这些票券,有钱也买不到。而有了侨汇券,就可以到各区的侨汇商店去买到紧俏货。
到了70年代,由于人民币逐渐升值,人民币兑港币的汇率曾一度飙升到20∶100,港币越来越不值钱,不少侨户还曾经为此十分担忧。但这种情况没维持多久,到改革开放前夕,人民币兑港币的汇率在30∶100左右。
没有侨汇券买不到紧俏货
1957年12月,侨户凭银行“侨汇证明书”到华侨商店领取购物证,按侨汇总额15%购买统销商品和紧俏商品,可跨月购买,全省通用。华侨商店出售商品时逐笔登记,满额即收回购物证,按月汇总报省商业厅。
银行结付侨汇时,按人民币数额发给侨汇供应证。1960年1月,省人民银行印制了面额分别为1元、5元、10元、40元、50元、100元的“侨汇增加统销商品供应证票”,定量供应统销商品,全省通用;又印制了“华侨特种商品供应证”,用于供应一般商品,华侨商店售出商品时剪下相应票值,按月分类回笼。
1962年7月,由省华侨特种商品供应公司统一印制“华侨特种商品供应证”,由银行根据汇额发给收汇人,使用期限1年,限市内使用,华侨商店在供应商品时剪票,按月回笼。1963年,各种侨汇证可以互相换购,各供应部门凭收回票证互相结算物资。1978年,由省华侨公司统一印制“侨汇商品供应证”,由银行发证,限市内使用,期限1年。粮油票证由市粮食局回笼,其他商品票证由市华侨公司回笼,国务院规定当年发放回笼率不应低于60%。
1982年7月1日,由广东省统一发放了新版侨汇证,有5元、10元、30元、50元、100元5种面额,使用期限2年,票证回笼率要求达到70%以上。1984年,广州市自行印制侨汇证,1988年7月,取消侨汇粮油定量供应,每百元面额侨汇证的粮油票视同10张购物券。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