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六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来到香港中文大学,与学生进行交流。 中新社发 邓庆乐 摄
十二月六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出席讲座,与学生交流。图为航天飞行代表团向中文大学致送纪念品。 中新社发 邓庆乐 摄
|
十二月六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来到香港中文大学,与学生进行交流。 中新社发 邓庆乐 摄
十二月六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出席讲座,与学生交流。图为航天飞行代表团向中文大学致送纪念品。 中新社发 邓庆乐 摄
|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六日电 题:“神七”航天员与香港大学生交谈甚欢“感觉很好”
中新社记者 陈伊敏
神舟七号航天英雄的“太空旋风”刮到了香港高校,访港的“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一行今天下午来到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八大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展开交流,期间充满欢声笑语。
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大讲堂座无虚席。手拿国旗和区旗的全港八大院校约五百名大学生济济一堂,踊跃发问。身穿整齐蓝色航天服的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三名航天员有问必答,更不乏真情流露。而香港学生提出的关于飞天舱外服的技术和设计问题,连航天英雄翟志刚都大赞“够专业”。
翟志刚:对爱人和子女都有愧疚
翟志刚发言时说,在太空行走的十九分三十五秒中,他体会到祖国科技的伟大;有幸成为“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中国人,能够在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更让他为祖国而骄傲。
负责出舱完成太空漫步的翟志刚还讲述太空打开舱门时为何看上去很困难。他说,即使在地面反复进行打开舱门的训练,但是“天上和地面还是有差别的”,无法完全模拟真空和失重状态,加上穿上室外航天服后视线受阻,所以当时遇上困难,幸而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被问及做太空人是否失去什么时。翟志刚感叹道:失去了很多。航天任务繁重,时间上和精力有限,对家庭的照顾以及对子女教育方面没有时间,因此他对爱人和子女都有愧疚。
刘伯明:我们三人心连心
有学生问三位航天员执行任务过程中聊些什么话题。航天员刘伯明回答,由于执行任务过程中不方便言语,“我们三个人心连心”,回答赢得一片掌声。他还说,有时候大家会对视一眼,以示“状态非常良好。”
刘伯明又提到,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会经过黑障区,飞船跟外界处于隔离状态,但飞行前,已经对黑障区非常了解,也知道离开黑障区后能再恢复通讯。现场的专家亦指出,虽然无法联络,但过程都在掌控之中。
刘伯明告诉在场学生,航天员的日常训练难度相当大,过程艰辛,每日都要不断加强体能练习,以便应付上太空的体力要求,因此双手和上肢常感觉酸痛,“吃饭拿碗筷都困难”。然而,凭着决心、信心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动力,他们得以出征太空,最终完成光荣使命。他并鼓励香港学生一同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景海鹏:“神舟七号”里感觉很好
航天员景海鹏亦道出他的肺腑之言:在“神舟七号”里感觉很好。
被问及如果可以在天上住一年,航天员们是否愿意,景海鹏立即“挺身而出”,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别说一年,他还表示,非常愿意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和航天事业。
话音刚落,掌声四起。
张建启:年轻了四十岁
代表团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一上台就笑言,与香港青年一起心情愉快,“仿佛回到大学时代,年轻了四十岁”。他说,而今次访港的各系统负责人也多为三十、四十岁的年轻人。他又鼓励年轻人莫怕吃苦,要有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要有为民族之强大而默默奉献的理想,为香港的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奉献。
有学生关心国家什么时候会出现女航天员。张建启说,希望未来希望能尽快选拔出中国的女航天员,但目前的飞船没有配备适合女性生活的设备,而且容纳三个人就已挤满了。因此,要给女性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飞行条件,仍需时日。
有幸作为学生代表上台与航天员合影的香港城市大学英文系二年级学生陈健聪告诉记者,如此近距离与航天员接触和交流,让他大为振奋且感动。“平时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航天员,都是神情严肃,没想到他们如此幽默风趣。”来自科技大学化学系的一位男学生则表示“感觉很好”,航天员都很诚恳,今天的交流让他获益匪浅,更为国家航天事业的成就深感骄傲。(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