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特区政府13日开放面积最大的北九龙裁判法院供参观,并建议将北九法院活化为学院、培训中心或古物艺术馆。日后经营的团体应尽量保存建筑物的外墙,另强制保留至少一个庭和一间用以暂时拘留疑犯的羁留所,供市民他日参观。
港府推出首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邀请非牟利机构申请,13日开放面积最大的北九龙裁判法院供有兴趣的机构参观,全日吸引55个团体前往。
北九龙裁判法院于1960年落成,楼高7层,属于该年代的典型公共建筑。在1942年前,全港只有两所裁判法院负责审理九龙区的罪案,分别位于上海街与加士居道。上海街的裁判法院于1957年拆卸,北九龙裁判法院取而代之,及后加士居道的裁判法院也于2000年关闭。
北九龙裁判法院遂成为九龙区唯一审理案件的法院,主要审理简易罪行,如无牌摆卖、违反交通规例及乱抛垃圾等。由于裁判法院由原来的9间合并为6间,北九龙裁判法院遂于2005年初关闭。
北九龙裁判法院正面的前墙由窄长型的窗户构成,并有一向外伸展的窗台和双层檐篷,加上两道对称的入口梯级。香港康文署文物及博物馆事务科馆长卢秀丽表示,有关单位强制经营机构保存正门的建筑风格,至于花岗石楼梯、楼梯栏杆和石砌地板均有当时的欧洲型建筑风格,以及中庭气窗还有采光、通风的功效,也规定保留。
卢秀丽介绍时特别提到“三多”是北九龙裁判法院的建筑特色。她表示,法院以多房间、多楼梯和多厕所见称,共7层的建筑物,每层前后以楼梯连接,另有多个房间和厕所,就连当日在此办公的法官也设有独立房间、厕所及电梯,以与疑犯分隔。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