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3日电 香港食环署公布最新诱蚊产卵器指数显示,7月共有7个地区指数超出20%的警戒水平,当中以上水和大埔蚊患最为严重,指数均逾60%。部分地区蚊患指数不断飙升,上水7月份蚊患指数比6月上升逾两成。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食环署2日公布7月份诱蚊产卵器指数,在19个白纹伊蚊监察地点中,有12个地点录得正指数,首三个重灾区是上水(68.5%)、大埔(61.8%)和元岗(45.8%)。其余录得超过20%警戒水平的地区包括葵涌、屯门北、旺角和荔景。食环署防治虫鼠主任主管袁铭志说,若指数高达40%或以上,代表可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活动颇为广泛。
袁铭志表示,7月份指数较去年高,虽然目前尚余19个地区指数仍在收集,但预计指数会较6月份高。食环署数据显示,香港多区上月诱蚊产卵器指数持续上升,上水、大埔和元岗的指数均比6月份上升20个百分点以上。除了天气炎热,署方发现市民不当处理积水会令蚊患更严重。
食物环境卫生署助理署长冼国豪说,7月15至31日期间食环署已在各区作出约逾2.2万次巡查,期间共清除约2.27万个蚊子潜在滋生地及约3400个蚊子滋生地。而食环署于今年1月至7月底,就发现蚊子滋生地全港共作出80宗检控。袁铭志表示,虽然署方只负责公众地方的灭蚊工作,但若在屋邨范围发现并查明未处理的蚊卵或蚊患,便会对屋邨管理公司作出检控。
房屋署高级房屋事务经理邝邝碧云表示,除了在公共屋邨定期进行灭蚊工作外,署方将会特别加强诱蚊产卵指数较高地区内公共屋邨的灭蚊行动。署方还将参照食环署的灭蚊建议,例如用胶纸封着屋苑内坑渠盖上匙洞,避免积水滋生白纹伊蚊。